第一则
关于“要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昨天的现代汉语考试,一道题考繁体简化的方法。考前复习的时候只是一带而过,结果考了一整道大题,十分,五个字。记得拿到卷子先浏览一遍好心里有底的时候,一看到这个题,实在是慌乱,后来慢慢calm down然后回想。因为我在课后的时候一直在跟着老师的课程进度整理思维导图,一边看书,一边看老师上课的笔记,整理出。后来发现真的虽然是一个月前的,还是可以记得。我也清楚的记得我当时在整理那一节的时候有几个概念容易混淆,于是我就试着自己去找规律用自己的话去区分,然后总结。所以说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转化它,然后理解了意思。尽管靠前抱佛脚的时候,漏了这跟脚趾。所幸还不是太糟。
也是在这次考试之中,我真真正正的去体验到了,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有多重要,也慢慢的摸索到了怎样才算到达理解的程度和去理解的方法。
第二则
关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者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解
今天的校园写作考试,最后一道大题要求是给出一些选择然后写文学性片段。第一道小题给了三个短句:我很累,她很激动,他很欣喜若狂。看了一下题,自然的没有纠结的选择了第一个:我很累。因为蓦地就想到了前两年去加拿大每年到爬雪山的时候,大家都会提前焦虑很久。毕竟三天两夜,不能洗澡,不能带电子产品,高强度的徒步,又冷又累,记忆深刻。自认为对于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尽管觉得在最后十八分钟写完的这篇两百字不太令人满意,毕竟文学性片段,还要更多的打磨。
第二个小题目是给了几个词,丽泽湖,窗,思念,星空。浏览了一遍,选择了窗,因为想到了我们家文艺中年讲的一个故事,不知道是因为文艺中年的语言太准确,感情太充沛,还是因为我毕竟是他的女儿,心里是连着的。寥寥几句,在我脑海就已经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画面。三十刚出头的他,因为工作的调动,独自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同来的几个同事,元旦假都回家了,只有他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回去团圆,独自一人站在窗前,看喜庆的烟花也不觉得开心,想着家里的母亲,妻子还有刚四岁的女儿,眼睛一红,心里一酸。
两篇文章写的差强人意,知道是自己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只是真真地理解了,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艺术来源于生活。
以上即近两日细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