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拍堂研究

一、新功能

①问答

类似于“分答”的付费语音问答功能,一元偷听。提问者和回答者分享利润。

(初步体验来看 问和答质量都不高。说明专家少,主要的问题都集中在如何做微拍堂运营上,南辕北辙)

② 捡漏频道

每天7:50~22:50,每隔一小时一场,每场10分钟。

参与要求:0元起拍,包邮。每次加价10-50元,店铺评分>4.6,等级<4

(十分钟的参与时间过短,用户很容易错过)

③ 预展

竞拍活动 预先展示给用户。

只能实名认证用户使用,预展期最长48小时,预展拍品拍卖时长最长24小时。

(核心目的是为拍卖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进行预热)

④晒宝

拍到商品的用户可以晒一下自己的宝贝,无新奇之处。

⑤一元拍

类似于前阵子流行的‘’一元夺宝”,用户出一块钱参与抽奖

(功能似乎还不完善,没看到实际运营)

二、微拍堂问题总结

现象一 :看的人多,动的人少,浏览量过千的也就5-6个参与竞拍

分析

①大众审美疲劳,兴趣低落。

②多数商家把微拍堂当成甩货手段,导致拍品品质相对较低,无亮点,同质化严重。也就导致了第一条。

③ “消保”形同虚设,大众缺少消费安全感和信任感。

现象二:茶具瓷器为例,拍品注明“台湾xxx” ,“景德镇xxx作者” 浏览量相对较高

分析:

①用户希望在众多的“地摊货”中发现一些品质相对较高,有特色,有品质的商品。如果商品本身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参与竞赛人数也会多。

三、 微拍堂产品缺陷

由于产品本身的设计缺陷, 给用户使用上带来不便,导致用户流失。试举几例:

①缺少搜索功能,只能分类浏览,效率低。

②商品列表 缺少筛选排序功能,用户想按照自己的逻辑快速定位商品极其困难

③ 平台对商家的引流,商品的推荐做不够,导致商家只能通过微信渠道走熟客路,拉新能力弱。 客人关注的熟人店,对其产品早已烂熟于心,缺少新鲜刺激。平台提供的“新品” 没有根据用户过往的兴趣和行为进行推荐,导致转化率低。

四、给商家的一点建议

① 用较有特色、有品牌知名度的商品来吸引用户关注。

② 用专业性和服务增强用户的信任感,问答功能可以善加利用。

③调整思路,把“卖货渠道”变成“广告渠道”,鼓励用户通过分享换取高性价比商品。(条本谨慎参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