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一下子便被其吸引。在生活当中,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人见热爱,花见花开”,亦或是八面玲珑,总而言之,都想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为什么我们要被讨厌,而且还需要被讨厌的勇气呢?
本文主人公阿德勒,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弗洛伊德同辈,曾经也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人。后来,两个人因为观点对立而分道扬镳,阿德勒自立门户,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时刻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开会时,你有不同的意见或想法,却不敢当众表达,你担心“如果提这样的问题也许会被别人笑话”或者“如果发表离题的意见也许会被人瞧不起”;聊天时,朋友提到的一句话,你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的含义,担心自己说得不好,当大家都在谈笑风生的时候,你总像是一个旁观者,没法进入大家的谈话;工作中,同事请你帮忙完成他的部分工作,你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对方,或者害怕被同事认为自己不好相处硬着头皮帮对方,牺牲掉自己的工作休息时间,甚至耽误了自己的工作进度。
在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仅仅是看到了一点点质疑的声音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不够好,做得不太对,便停下自己的脚步。
书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你的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一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项让你选的话,你会怎么做选择呢?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当你开始毫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反而跟随心中的想法,勇往直前,激流勇进,你就开始活出真实的自己,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而我们为什么无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表面上看是我们太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眼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太低,自我价值感太低。
那我们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感呢?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这3个方面做提升,分别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自己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他者信赖就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无条件的相信。即使有时会被欺骗、被利用,也请无条件地相信,无论遭遇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他人,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到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人唯有在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时,才有被讨厌的勇气。为了提升自我价值感,我们一起多做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的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