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人还了一个半礼,对老头说道:"我看贤侄女满面英姿,将门之女,大哥的绝艺一定有传人了。"老头道:"贤弟有所不知。愚兄因为略知武艺,所以闹得家败人亡。况且她一出世,她娘便随我死于乱军之中,十年来奔走逃亡,毫无安身之处。她老麻烦我,叫我教她武艺。我抱定庸人多厚福的主意,又加以这孩子两眼怒气太重,学会了武艺,将来必定多事。我的武艺也只中常,天下异人甚多,所学不精,反倒招出杀身之祸。愚兄只此一女,实在放心不下,所以一点也未传授于她。但愿将来招赘一个读书种子,送我归西,于愿足矣。"白衣人道:"话虽如此说,我看贤侄女相貌,决不能以丫角终老,将来再看吧。"那女子听了白衣人之言,不禁秀眉轩起,喜形于色;又望了望她年迈的父亲,不禁又露出了几分幽怨。”
——————《蜀山剑侠传》
可见亲如骨肉也是靠不住的,父母不愿教一点本领,还道是为子女好,这样的事还少吗?我不怀疑李英琼的父亲一片拳拳爱女之心,但是他就那么无视了李英琼的幽怨之情。想必平时相处,李英琼纵不敢说什么,摄于老父威严加之敬爱父亲,眼睁睁欣羡之情可想而知。正如杨过在风景如画的桃花岛上,当身边玩伴纷纷开始习武,他只能读书习字却不能沾半点武学皮毛。玩伴之间纵有不和也还是玩伴,但他们之间的差距渐渐拉大,杨过和郭芙一干人成了2个阶级,一方有着绝对的武力,一方却无还手之力。我猜黄蓉心里根本不愿让杨过有变得优秀的机会。我也想说一个故事:从前有户人家,诞下一女,取名小芳,转眼间从春到秋,冬去春来,小芳渐渐长大,小芳一直在父母“女孩读书不行”的话语声中长大,小芳的自信心一直不足。起初还好,小芳的成绩不错,渐渐地,生活的磨折来了。小芳开始被女生之间的不和困扰,她的成绩落了下去,越落越低,小芳的高考落榜了,小芳认为责任都在自己身上,是自己太笨了。于是小芳进了工厂,接着嫁了人。她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了,或许这个机会要好长时间才能到来。她的父母什么也没有做,小芳的经历证明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从一开始就少花钱花心血在小芳身上是对的。
看看人家的爹吧,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李宁道:"他已经对我说过他的身世。只是贤弟已快要五十的人,你如何轻易把侄女送人抚育,是何道理?"周淳说:"我说燕儿饶舌不是?你侄女这一去,正是她的造化呀。去年燕儿领了一个老道姑来见我,谈了谈,才知道就是黄山的餐霞大师,有名的剑仙。她看见你侄女轻云,说是生有仙骨,同我商量,要把轻云带去,做她的末代弟子。本想连燕儿一齐带去,因为他有老母需人伏侍,只把轻云先带了去。如此良机,正是求之不得,你说我焉有不肯之理?"
——————《蜀山剑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