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状元又何妨
又是一年发榜时。几家欢喜,几家忧。
那些幸运者中的幸运者,天之骄子中的骄子——高考状元,倍受万众瞩目,众星捧月般的得宠。
近些年来,高考状元越来越倍受热棒,甚至是热炒。任何一种热炒都是有其能量来源的,状元热也不例外,后面肯定有人在点火加油助燃助力,忙于炒作人也绝不是纯雷锋式的做好事,必定是为了炸出点什么利益来,无非是为了炒作什么名校名师的目的吧。对于炒作,我早已司空见惯了,什么炒地皮啦,炒房子啦,炒股票啦,炒基金啦,还有炒老酒的,甚至旧书都能来拿炒,明星更是热衷于炒作,不炒不红早已是显规则了 。目下的社会,可炒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因为这是一个炒作的时代,会炒的人瞬间就能把自己炒成爆发户。
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随波逐流的人。更不愿人云亦云跟风甚至是参与讨论什么热点敏感话题,包括以前那个演《天下无贼》的王什么强。或许有人会认为我这个人比较各色(其实,每个人都是各色的,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以前,谁要说我这个人各色、一根筋、爱钻牛角尖,我会认那是对我莫大的侮辱。而现在,我则会感激地以为那是对我充分的肯定和有高度的赞扬。因为我会以为,他的言外之意是说我这个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着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有自作作情之嫌)。或许还会有朋友说我,因为从未吃过“状元牌葡萄”,只能想象着它的酸。能当高考状元,当然大好事了,这种事可以努力争取,但不要太心急,太苛求了。状元毕竟是少数,这个现实必须要认清,对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既然是小概率事件,就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我们很多家长,大都有着望子成龙的强烈期望。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想法倒是可以理解的,乍一想也是合情合理的,仔细琢磨琢磨还是有些不妥的。天下那么多的父母,谁没有望子成龙之心,可是到头来,又有几人得愿?不合理的愿望和期望,结的往往是苦涩和痛苦之果。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大学的。不少德国的父母们给孩子设定的目标往往是面包工,电车司机,他们失望的机率就会很小。其实,我们身边的好多人,大多数还是从事普通工作的多。我常想,一个人只要走正道,有一技之长,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正能量的人就是成功的。所以家长不一定非得把本来是虫的孩子逼着向龙的方向发展(诚然,没有几个父母承认自己的孩子是虫的)。其实,冷静地想一下,虫能变成龙吗?此举只不过是自寻烦恼,自欺欺人罢了。
我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对孩子的成长没太高大上的目标,我对孩子的期许是:做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如马克思所说的,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almighty man)。即便孩子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但如果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也比单纯做个性格缺陷,心理有疾的学霸,甚至是大明星要好得多。近年来,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一流名校的学生,跳楼的,甚至是弑母的已不是什么奇闻了吧。
再说,大学理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和怀疑的精神,而在当下的大学里这些已是稀有之物了。没有独立思考品质的大学生步入社会,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甘做思想的奴隶,这是大学教育的悲哀。我没在地方上过几年大学,更没上过名校,但我对当下所谓名校出来的大学生从不崇拜。我也见过不少名校出来的并不高明的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总有一行适合你去干,把适合自己做的事做好就很好了。人生在世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不要总以为当状元、上名校光宗耀祖,就一定有着远大美好的前程和幸福的人生。其实也不尽然,有人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高智商群体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大都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的,甚至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生活得幸福。当然了,如果孩子有经天纬地之大材,能成为国家和社会栋梁那可是顶好不过的事了。
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尤其是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当下,更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即刻行动起来。今天得了状元,到了大学要是不好好学习,很快就会由学霸变成学渣,学霸与学渣之间仅一步之遥。今日高考失利者,也不要自卑和气馁,只要一心向学,公共图书馆向全社会开放,互联网上有着海量的学习资源,即便你不上大学,同样可以自学成材。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人人可成才,甚至不想成为专家都很难的时代(当然,这也得看一个人的天赋)。
对大部分孩子而言,平凡无不可,幸福诚可贵,不是状元也不叫失败,你同样可以成功,做最好的自己,你的人生同样可以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