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丢”掉的书,足够建立好几间书屋了。

听说前两天地铁“丢书大战”刷爆朋友圈,但我在朋友圈里面刷不到几条相关,也许朋友们大都不是钟爱读书,甚至是感兴趣的人也不多。还记得一年多前,有一位稍微年长些的朋友跟我说,他整个朋友圈子里,喜欢读书且写作的,有且仅此我一位。是他的人际圈不广吗?不,混迹社会多年,不管商业人脉还是朋友一捉一大把,怎么能说窄了。

只能说纸质书这种东西在中国目前这个时代,是越发小众的,这是无可避免的潮水的方向。“丢书大战”由“新世相”发起,光从表层意义来讲,推动国人重新拾起书籍,爱上读书,提高阅读水平这样的理念是很值得赞赏的。但很无奈的是,他又并非是一次纯公益的活动,而是一次以营销为最终导向的商业活动。

当然,可以理解在这个商业世界没有什么是纯的,不也是很多人打着情怀的旗子贩卖产品吗?正常的。

只是宣称要“终将能改变潮水方向”的新世相,是否能改变阅读趋势这股潮水?这让我想起新世相公众号2015年10月份的一篇文章:《碎片化阅读明明就是一件大好事》

罗辑思维在每日语音是这么介绍这篇文章的。

最近我看见很多人都在批判所谓的碎片化阅读,都主张人要回到读书、读长文的时代,这样思想才能深刻嘛。这个心情我理解哈,但是这种呼吁啊既没有可能实现,也没有必要。首先呢,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分工协作,在思想文化上也是这样啊。碎片化阅读的本质就是人用越来越高的效率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在关注什么,然后让自己的想法儿融入进去。说白了,就是思想外包嘛。碎片的目的不是为了浅薄啊,而是为了效率更高。至少我自己在碎片化阅读中就获益匪浅。

而本文的作者张伟(新世相创始人),也是这么陈述着他的观点:

坚守长阅读也不是坏事,阅读书籍和长文章仍然必要,但将“碎片化阅读”当成一种毒蛇猛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与它有关的日子真的该结束了。

很多人批评“碎片化阅读”,我却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社会的一个救星。微信的一个巨大功劳,是将阅读重新送回日常生活,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最好机会。因为人们此前根本连碎片化的阅读都逐渐失去了。我看到朋友圈所有人都在转各种文章,我的一些从不阅读的亲友,如今开始阅读一些短小的内容。这些阅读都是微信重新送回来的。

无可否认,在号召大家拾起书本回归慢阅读、长阅读的今天,曾经的他们也义无反顾的支持着网络碎片化的阅读。读书的方式其实无分碎片化与否,无非是从实体书读,从网络读,都是知识获取的一种渠道。难道在网络上读一部小说就不叫长阅读吗?一样的道理。

虽然我是一位嗜书如宝的人,但我也认可一年前新世相所说的:网络化(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已经存在并让人类受益。但谁也改变不了这股潮水的方向。

为什么“丢书大战”对回归读纸质书没有太大推动?我认为有几点原因:

第一、很多群众根本是凑个热闹,并不是从内心里推崇这次活动。我可以想象到一大批不读自媒体的人在早上上班坐地铁时看到座位上摆着几本书那懵逼的脸。部分知道情况的,贪了新鲜跟了网络上热议的风潮,捡起两本书乱翻两页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配个文:

“很久没有读书了,没想到地铁上还能读书”、“春风十里不如你”……诸如此类,咔擦关上书本在拥挤的人潮里继续刷手机朋友圈;

第二、爱书之人多不会“丢”书(比如我),要不捐书、要不赠书,或许可以让书变得更有价值。同理爱读书、读惯书之人,对书的挑选条件也高。要知道中国每年印刷出来的新书多如牛毛。地铁上丢的只是凤毛麟角,且不一定是好书。一个有明确阅读方向的人是无法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去地铁站像大海捞针一样翻垃圾桶、椅子底地寻找一本书的。那样还不如去书店;

第三、国民对于“网络化阅读”的习惯已经形成,也正在沉淀,这股趋势已经难改。所有的“回归阅读”的活动更像是一群中年人聚在一起穿着校服唱着歌在怀缅青春,哭喊着要是回到过去该多好多好,但曲终人散后大家都知道,各有各的时代,终究回不去。今天我们所有的爱书者从地铁站里捡起一本书,都会缅怀,但缅怀的幻觉(爽感)过后,书籍尘封书柜,更多的阅读留给了电子屏幕;

第四、刷爆朋友圈的话题只是泡沫。跟以往大部分热点一样,大部分营销人、自媒体针对活动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包括我这个不属于自媒体的傻逼),其实也只是借了小热潮创造内容,无非冷嘲热讽,群议造起的泡沫会快速消散,并不对回归纸质阅读的推动有多少影响。

很多人对“新世相”是看不起又嫉妒,嫉妒它每次引领风潮,我还是挺欣赏新世相的(虽然关注了很少看),至少从营销、传播、舆议上来讲,是成功的。从回归阅读的本质上来讲,又是推力不足的。

这社会有太多比“丢”书更具意义的阅读推动活动因为没有好的传播渠道和政策支持而遗憾告终。比如每年都有一些独立书店因为成本压力支撑不下去最终关门结业;比如今年初肖钢先生找我一起合作推动100间乡村“小草书屋”的项目也因为各方面因素效果不佳,真是遗憾。

在“丢书大战”背后,我们更需要提倡的是建立更多阅读、知识分享的空间,由政府或资本家合力去支持其运营,一个国家的阅读素养好比建筑高楼,不是通过一场活动一间书店形成的,但它们可以成为一砖一瓦。


文/聂荣恒     90后青年作家,代表作《我们由往昔定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雪清月梨花枝, 漫漫长夜孤相思; 孤帆钓竿绿蓑衣, 浊酒一壶清风凉。 相传,可以每年陪你 一起 看雪的那个人 最...
    清翷阅读 173评论 0 1
  • 在当前评职称和落户等多种激励政策鼓励下,相比较中级会计而言中级经济师的难度要简单许多。本人通过一个月上班...
    嘉宾_4308阅读 225评论 0 1
  • 今天天阴得很厉害,还飘了几搓雪粒,一看天色我就感觉有点郁闷,因为今天要出去办事,这样的破天儿总觉得会影响办事效率,...
    灼炎阅读 428评论 3 18
  • 问:你为什么要考研? 她们回答的一致:为了更好的生活。 考场 2017年12月24日中午12点18分,丽娟在朋友圈...
    奥忒慢阅读 477评论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