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就是由我们中国人发明出来的,它是中华汉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与此同时也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中国人以筷子进餐吃食的历史至今已有3000年,拿什么来证明?!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在远古时代的汉族先民,就已经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
在近期,有一个名字叫杜嘉班纳(Dolce&Gabbana)的外国设计师,在微博上投放一则广告,其主要内容是:一位亚裔女模特在使用筷子,在使用筷子的全过程中奇形怪状不知所云,还配有旁白说明哦,不过说话的语气极为傲慢,还有刻意歧视侮辱中华传统文化的嫌疑。
我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这件事情的,“筷子”是由两根组合在一起的,两根就表示为一双,它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中式规矩,既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个人或人群,也不管他们或她们是哪一个国家里面的人,但凡是有做出各式各样的不良举动的人,就足以表明像这样一类的人,就是一个极其浅薄无知、无知无畏、没有文化素质与良好教养的人,在面对着这样的人时,只能是嗤之以鼻。
在说筷子文化与筷子的种种规矩之前,我必须要先来聊一聊有关于“八卦”方面的文化,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在中华的“筷子文化”当中,还包含着“八卦文化”。依据史料的记载,“八卦”的形成来源于“河图”和“洛书”,是由上古时期的伏羲氏所发明的,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八卦”又分成为“明八卦”和“暗八卦”,“明八卦”分别是指:“乾”(qián)、“坤”(kūn)、“巽”(xùn)、“震”(zhèn)、“坎”(kǎn)、“离”(lí)、“艮”(gèn)和“兑”(duì);“暗八卦”分别是指:“休”、“生”、“伤”、“杜”、“景”、“死”、“惊”和“开”。
“八卦”文化是中华民族诸多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文化,在中华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中,它和“阴阳五行”是一样的,都是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及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就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在“明八卦”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巽卦”代表“风”;“震卦”代表“雷”;“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
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把“筷子”称之为“箸”,最早出现于宋代,“箸者”乃“助也”,它的含义是说帮助用于吃饭的工具,也叫做“筯”,还被叫做“棶”,因为“箸”和“住”是谐音字,又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在内,后来就采用“停住”的反义字“快”字,再加个竹字头,就成为现在筷子名称的由来。在通常情况下,“筷子”是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在《韩非子·喻老》一书当中写有这样一句话语哦,说道:“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在唐朝时期的诗仙李太白著有《行路难》一诗,在《行路难·其一》当中则是这样来说到的,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清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赵云崧赵翼,还曾引用过明朝时期的陆文量陆容所著的《菽园杂记》一书,也来说道:起於吴中。凡舟行讳“住”、讳“翻”,故呼“箸”为“快子”。由上述各式各样的例子可见,筷子文化可以算是我们国家比较特殊的文化哦!
因为筷子有两根的原因,所以说,“两”它又等同于“二”,“二”就代表着明八卦中的“兑卦”,“兑”是有“口”的,就是表示吃的意思;在一般情况下而言,筷子基本上都是采用木头和竹子制作而成的,因此还代表着“明八卦”中的“巽卦”,“巽”既代表着“木”,与此同时还代表着“入”;把上述两个卦象放在一起时,就表示拿筷子吃东西的意思;仍旧是在通常情况下,往嘴里面搛东西吃的那一头是圆形的,代表着“明八卦”中的“乾卦”,“乾”代表着“天”;在另外一端是方形的,代表着“明八卦”中的“坤卦”,“坤”代表着“地”,我们国家的古人始终都认为这个世界是“天圆地方”的,故而把“天圆地方”的思想有机地融入到“筷子文化”当中去。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人,当他或她在使用筷子的时候,尤其是把两根筷子拿在手中的时候,必然有一根筷子是主动的,另外一根筷子是属于从动的,一根筷子在上头,另外一根筷子则在下头,双方是需要配合在一起才能使用的,主动的一根筷子是为阳,从动的一根筷子是为阴,上边一根筷子也同样是为阳,下边的一根筷子同样是为阴,不就是五行八卦和太极中的两仪之象吗?!阴阳是要互动的,阴阳如若是被分离以后,那么,太极两仪必然是不复存在的。不单单是如此哩,主动的筷子和从动的筷子,在使用的全过程当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两者之间不仅是可以互换互动的,阴阳也是可以相互调换的。
拿筷子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不管是右手去拿筷子,还是左手去拿筷子,是需要五根手指头一起配合攥着筷子的,在攥着的时候还被分成三个部分,大拇指和食指是在上头的,无名指和小指头在下边的,中指被放在中间,这是有说法的,称之为“天地人三才之像”。五根手指拿着一双筷子,是需要相互帮忙、相互扶持与相互理解的,唯有如此去操作时,才能顺顺利利地吃到各类东西。这和个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又是何其的相象啊?!它还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为人处世的方式与方法,它旨在告诉使用筷子的每一个人,单丝是难以成为线条的,独木也是难以成为森林的,既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人,也不管其人有多么的博学多才与博闻强记,光依靠自己去单打独斗,假若是没有方方面面的人的辅助与支持,是很难把一件事情去做好、做成功的!
还有的就是,从使用筷子的整个过程来说,会对你和我又会产生怎样的一种启示录呢?!那就是——既不管是处在何种社会阶层里面的个人或人群;也不管其本人的脾气秉性到底会是怎样的;更不管其本人从事的是何种类型的职业;个人或人群要想把任何一件人事物情给做好的话,除去其本人需要一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以外,还需要他或她与其他人合作也是属于不可或缺与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要不然的话,人与人之间,总是采取不理不睬、相互对抗、相互指责、相互牵制、你看不起我、我瞧不起你的话,是不需要去多言语些什么话语的,像这样一类的个人或人群,任何一件人事物情也是做不好的,不但是做不好的,搞不好还会搞得糟糕透顶一团糟糕。
中国人除去吃饭的餐具与西方人是不太相同的以外,就连吃饭的方式与方法和西方人同样也是属于不太相同的。西方人吃饭的时候,执行的就是分餐制,事先就给每一人分好一份,而国人却是执行共餐制的,大家全都是围坐在一张桌子上面的,把所有的菜肴都放在一起,相互间轮流搛着去吃。在吃饭的时候,事先要把一双筷子去对整齐时,才可以去开吃,假若是没有去对应整齐,筷子不是有长有短,就是一长一短,随随便便地就去拿来吃的话,既显得其本人的吃相是十分难看的一件事情,与此同时又是属于没有礼貌与十分失礼的一件事情。还如若说桌子的台面是比较大的话,桌上又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菜肴时,外加上菜肴的种类比较繁多,还如若说又没有可旋转的台面,只能是搛一些离自己较近的菜肴来吃,凡碰到比较远的菜肴,又是自己特别喜欢吃的菜肴,是不可以站起身来,伸着长手去搛着吃的,若是这样去做,不仅是没有吃相的,同样也是一种没礼貌与教养的表现。
因为地域文化与方言土语的关系,在其他地区,如北方地区的天津与北京称之为“夹菜”,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则被称之为“搛菜”。“搛菜”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骑马搛”;第二种为“抬轿搛”。“骑马搛”指的是:在搛菜的时候,只在小菜的面上去搛菜,好似骑在马上一样;“抬轿搛”是说:不是从菜肴的中间去搛小菜,就是从菜肴的底部去搛小菜,从下往上去翻腾、来来回回左左右右翻来覆去地去翻腾,把下面的菜肴搛上来,把上面的菜肴沉下去,好似在抬轿子一样,上海人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兜底翻”,若是采用后一种方式去吃饭绝对是一个大忌,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人,假若是这样去做的话,要被众人瞧不起的,更会认为是一个属于没有吃相与教养的人!我所在城市的上海人则比较喜欢吃“浓油赤酱红烧”的各类菜肴,总觉得凡是红烧的菜肴无比的美味,也有亲朋好友在吃饭的时候,采用后一种吃饭的方式,更有亲朋好友也劝我这样去操作,说什么在汤底小菜是很好吃的哦,你就从汤底去搛小菜来吃吧!我从小就在长辈及家母的严教之下,认为是很不好的一件事情,始终未曾去做过。
除去我上述所说到的内容以外,个人在使用筷子的时候,依旧还是有诸多禁忌的,那么关于使用筷子时的禁忌又有哪些呢,就让我来说一说吧,据我了解到的情况,获知这个禁忌也要有十种之多。
第一种就是:既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大人或小孩子,也不管其本人在何种地方吃饭,个人在吃饭的时候,是坚决不可以用筷子去敲击什么饭碗的,因为在过去是有这样一种说法的,只有那些讨饭叫花子才会不停地敲击饭碗,假若有人这样去做,对任何一个人,也包括自己在内,都是不尊重的一种表现,更是极其没有礼貌与教养的,难道你是在诅咒主人日后要过上讨饭叫花子的日子吗?!若是这样的话,不管是无心的,还是故意的,以后若是还有各类宴请聚会的话,其他人是不会再向你发邀请函的,更会像躲瘟神一样躲你躲得远远的。
第二种就是:个人在吃饭的时候,既不能一边举着筷子,一边和别人说话;也不能一边拿筷子指着对方,一边手舞足蹈地和对方说话;若果真有人这样去操作的话,同样是属于没有礼貌不尊重其他人的一种表现,像这种类型的个人或人群,更会被大家认定为是一个极其没有素质与教养的人,也不知道其人的父母是怎样教育的。在万不得已要和别人说话时,需要等到放下筷子后,才能和别人去说话的。
第三种就是:有些人在吃饭的时候,他们或她们最喜欢做这样的两件事情哦,第一件事情就是:喜欢叉筷,不是把筷子一横一竖交叉摆放在碗上,就是一根大头,一根小头地把筷子放在碗上;第二件事情就是:还十分欢喜插筷子,把筷子直接插在碗里,既有直插的,也有斜插的;上述这两种做法,既是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种没有礼貌与缺少教养的表现形式,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筷子摆在碗的旁边,而不是搁在碗上。还有的就是,除去到寺庙里烧香拜佛的时候,采用“插的形式”以外,只有在祭奠祖先的时候,才会去采用“插的形式”,如若个人在吃饭的时候,也去采用插的形式,把筷子插进碗里,你不是在诅咒自己、主人以及其他人早死早亡吗?!这是最触犯忌讳的一件事情,假若是主人和其他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时,轻者的话,顶多就是发急吹胡子瞪眼睛,重者的话,很可能连饭也不给吃!
第四种就是:在吃饭的全过程当中,除去交流说话的声音以外,是严禁发出别的什么声音来的,假若说你和我果真是这样去操作的话,同样也是属于没有礼貌缺少教养的一类人哦,更是一个极其不懂规矩的人,是要被同桌上的人瞧不起的。除去上述所说的以外,还有如下的三点也同样是不可以去做的。第一点就是:不可以把筷子放进嘴里发出吧唧嘴的声音来;第二点就是:筷子触碰到饭碗的时候,也是不可以发出声音来,哪怕是极其轻微的声音,也同样是不允许的;第三点就是:用筷子去吃各类面食的时候,也不能发出呼噜的声音。
第五种就是:在每次搛小菜的全过程当中,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举棋不定,更不能拿着一双筷子把所有的菜肴都去兜一圈,来来回回地去寻找一遍更加是不可以的,用筷子来来回回地在桌子上面的菜盘里来回巡,是属于旁若无人状的做法,不知如何下筷为好,这样的行为是典型的没礼貌缺乏修养、极其不懂规矩的一种表现,更会显得但凡是如此去做的人,都是属于目中无人的人,是很令人反感的。不管桌上的菜肴是多还是少,搛同一个菜肴的次数,顶多只能连续搛三次,这叫做事不过三,事过三同样也是不好的。除非桌上只有一个菜肴,才能连续不停地去搛,像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
第六种就是:个人在吃饭的时候,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用自己的舌头去舔筷子,绝对不能用嘴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这也是十分难看、没有礼貌与教养、不懂规矩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以的。还有的就是,吃饭搛小菜的时候,最忌讳到处滴滴答答流淌着汁水,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凡是所搛的小菜是有汤汁的,应该是先拿着小碟子或饭碗,再把小菜搛到小碟子或饭碗里再端过来。
第七种就是:在我们的国家里面,既因为幅员辽阔的原因,还因为不同地域的文化全都是不相同的,而对于把一双筷子横放在饭碗的上面,还是有着两种不同的说法的。第一种说法就是说:假若是有专门放筷子的用具,依旧是欢喜把筷子横放在饭碗上面,就会让其他人产生这样的一种误解,他或她是不是和放筷子的用具、以及请客的主人有什么难以解开的深仇大恨,才会这样去操作?!第二种说法就是说:现在“我”已用餐完毕,不仅是吃不下任何食物,也不再想去吃些什么,“我”是出于对同一桌人的尊重,你们吃你们的,就不要来管“我”,等到你们全都吃好以后,“我”再和你们一起离席。
第八种就是:在吃饭菜的全过程当中,最最忌讳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某个人不停地移动筷子、来来回回地移动筷子,即刚刚搛完这只盘子或碗里面的小菜以后,再去搛别的盘子里面或碗里面的小菜,这种做法也同样是不被允许的,也同样是缺乏教养没有礼貌的一种表现形式,正确的做法是:等到小菜吃好以后,再去搛别的小菜。
第九种就是:不管个人身处在什么地方,去吃什么样的饭菜,在吃饭的全过程当中,同样是最最忌讳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或单手或双手投掷或丢筷子,这样的做法与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也同样是一种没有礼貌缺乏教养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轻轻地置放筷子,不单单是上述这个样子,筷子还应当轻拿轻放,切不可重手重脚的。
第十种就是:既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个人或人群,也不管其本人在哪里吃饭,即便再怎么小心翼翼地去拿着筷子,在有些时候也不免会有失手把筷子掉落在地上的情况,这样的一种做法,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就被叫做“老鬼失匹”,意思是说内行人也有失手的时候。这也是严重的失礼表现,更被称之为“落地惊神”,因为从古至今的国人一直都会认为,自己的祖先们全都长眠在地底下的,不应该遭受到我们的打搅与打扰,筷子落地就等同于在惊动地下的各位祖先,这也是极其大不孝的一件事情,所以像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还假若真的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以后,长辈们还会有一套做法和说法的,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说一些话语,说道:“呸!呸!呸!……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祖宗啊祖宗,这是小孩不懂事啊,你们千万不要去怪罪于他或她啊!”……一边真真假假的去敲打失落筷子的人,还会在地上画一个十字,画十字的顺序是先东西后南北,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做法,既为的是表示失落筷子的人简直不是个东西,还为的是请求祖宗的宽恕与原谅,他或她是不应该这样去做的,做过就是罪该万死……
但凡是那些放筷子的器物一律被叫做“筷托”,它还有各式各样的称谓哦,它又被叫做“筷架”、“筷枕”、“箸枕”等等。它的材质就有“瓷制”的、“木制”的、“玉制”的等诸多类型的品种。我还会认为,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为了避免在吃饭的时候,出现各种不良与不好的举动,最好去配备筷架,一人一副。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类筷片和八卦均来源于网络上;③: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9年03月28日星期四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