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奕畅【杂谈】
很少追剧的我,这段时间每天都在看《人世间》这部国电视产剧。对于国产剧的失望,因为这部巨著的演绎而又重新有了信心。人世间,是每个人生存生活的地方,这个地方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主要就是各种各样人的演绎。这个名字起的非常好,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并且每个人都能够在剧中找到自我的原型,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同理心。
故事讲述:前后50多年,以上山下乡为开始,改革开放为过程,取得标志性的胜利成果为止点。中国近代史诗般的发展进程,这个时间节点。以周姓一家三代人的平凡生活为导线。阐述着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一个个故事的串联,见证着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给观众,让每个人的心紧紧的与故事中的人物相连。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切身体会到生活的真实。这部剧有几个很能震撼人心的爆发力,这个力量让人心颤动。
【一】父母的爱情。
周志刚和李素华的爱情,是那个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爱情。周志刚常年在三线工作,与妻子聚少离多。这样的婚姻,因为彼此的信任,相互的理解。对家庭的责任,让感情埋在心底。即使这样,妻子依然为丈夫着想,一边默默流泪一边为他收拾行囊。外表的软弱,内心的笃定,是这个女人的坚强。当周志刚见到瘫痪在床的妻子时的失落,和看见妻子恢复正常后的痛哭,表达出一个钢铁般男人的脆弱。几十年的婚姻,在一起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年,依然相爱在彼此的心间。这种隐忍的爱,是生命中的沉淀,融入骨髓的爱情。
爆发点之一:当周志刚因病去世,李素华把孩子们劝进屋内休息。当孩子们在梦中惊醒时,发现母亲不见了。孩子们冲出屋子,母亲在寒冷的灵棚端坐,手中握着父亲的手,已经离开了人世间。那一刻,我泪流满面。这是这种怎么样的感情,可以说是所有相爱的人,求而不得的完美的结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尽管我们知道这是艺术夸张,但是,还是希望有这样的完美演绎,来满足心中的期盼。
这其中那个代表性的家庭,还有革命伴侣郝省长和金月姬。曲秀贞和马守长。他们以革命事业为重,共同奋斗,舍小家为国家。
【二】兄弟姐妹的亲情。
三兄妹代表了三个层次:大哥周秉义考试大学成为政府官员。二姐周蓉考上大学成为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小弟周秉昆没有考上大学,在社会中拼命的生存着。
周秉义上山下乡到兵团,坚持学习,时刻准备着恢复高考。他为了爱情放弃升迁的机会。为了爱情,不顾当时郝冬梅身份的落差,坚持遵从内心的选择,与郝冬梅结婚。这是两个阶层的家庭,郝省长恢复原职以后,由于世俗的观念,让两亲家到死都没能见面。对于周秉义来说这是对父母的亏欠。当他成为拥有实际权力以后,尽可能的办实事,办好事。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他能够大刀阔斧的干事情。尽管有许多的误解和组织上的调查,他自恃清者自清的道理,战胜一次次的考验,最终,完成自己的心愿。为平凡的底层老百姓办成一件件实事。用他的话说“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一生他无愧于心。
周蓉是这家唯一的女孩儿,父母宠爱,任性,自我。独自离家去贵州寻找自己的爱情。为了学业把女儿寄养在弟弟家。为了遵从内心与现实世界的碰撞。自我的矛盾,爱情的矛盾,生活的矛盾。多少知识分子的写照,就像一面镜子,让知识分子看见自己的生活。她是幸运的,有一个不离不弃的蓝颜知己蔡晓光,在时刻关注她提醒她,成为她的精神支柱。最终写下《年华》一部反应自己思想生活的小说。
最朴实的周秉昆,代表了多数的平民百姓生活状态。他在周家是自卑的,因为哥哥姐姐考上北大,自己没有考上大学。父亲在为数不多的春节回家,带着孩子们给街坊邻居拜年,就想显示一下两个孩子的优秀。而周秉昆受到打击,与父亲发生争执。
爆发点之二: 周秉昆哭着喊着对父亲说“我是没考上大学,你就该说嘛,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我这一生就想得到父母的认可。”你有没有感同身受。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想得到父母的认可而不是指责。特别是那个“没有本事的孩子。”就算整个世界认可又如何,得到父母的认可才是心愿。
而现实生活中,往往那个得不到认可的孩子,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更多。就像周秉昆为了不耽误哥哥姐姐的时间,自己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为了姐姐养育外甥女。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拼命的工作,非要转成正式编制。他的善良有目共睹。养育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跟街坊邻居之间的互助友爱。这就是大多数老百姓的人生。是不是跟你很像呢。
父母去世后。兄妹之间相互帮助,彼此扶持,相互取暖。支撑着渡过一个个难关。亲情是割舍不下的血脉,流着相同的血液,打碎骨头连着筋。只要彼此念着亲情,就还有感情在。父母无意间的做法,隔离了兄妹亲情,产生嫉妒心理。这也是很多父母不以为然的错误。也希望我们为人父母引以为戒。促使孩子们的感情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即使,父母离世,孩子们还能继续血脉传承。
【三】友情的温暖
周秉昆周围几个好朋友,组成的”七小君子“。每年大年初三的聚会。让一群同一环境和同一际遇的人报团取暖。延续着彼此的友谊。在生活中相互帮助,彼此照顾,过着平凡的生活。
当周父突发脑溢血,是这一帮子邻居朋友推着板车送进医院。而远方的儿女还在路上。当周秉昆进监狱,是着样的朋友给郑娟帮助,渡过难关。
爆发点之三:国庆的父亲,一个老工人在寒冷的冬夜,冻死在煤堆上。就是因为房子太小,一家二代人睡在一个炕上。房子问题。
爆发点之四:憨厚耿直的赶超,因为患上肾病,没有钱治疗,选择卧轨自杀。医疗问题。
曹德宝和春燕见多了社会的黑暗面,渐渐改变的自己的原则,随波逐流,自私自利。最终没有了真正的朋友。
有的人会变,有的感情会走着走着就散了。只是那种真挚的感情,依然使我们渴望着友谊的存在。友情别与亲情的是,大家都是同一年龄,同一时代,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彼此的生活能够切身感受。更有共振和共鸣。愿友谊之树长青。
【四】生命的延续,家风从传承。
周家的第三代:
周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刻苦耐劳考上清华大学,出国留学,奋斗着,努力着,成就自己。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回来报销祖国。
冯月,从小的耳濡目染,让给养在小舅家的她,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独立。她开创着自己的事业。
周聪,长大后成为记者,记录着父辈的生活,和自己见证的一切。他继承父母的家风,当父母为房子的事情为难时,他能够体会到父母的情感,情愿把房子让个于虹阿姨,成就父母的感情。这就家庭带个他的善良和大度。
我想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肯定不会差。父母的身体力行感染着孩子们,家风从传承让一代人更比一代人优秀。
故事通过三代人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爱情,亲情,友情。三代人的努力奋斗精神一如既往的传承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传承,无数家庭组成的国家精神的传承,这就是一个民族的传承。这样的传承继往开来,在不久的未来,开创新的征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