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文的拆书笔记,这些会全部记录到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里面,微信搜索公众号:“立文加”
十五天拆书计划(02/15):
2月26日,阅读内容:前言和第一章的企业的性质的5-9节,分别为:
产业社会的动荡
产业社会的制度选择
制度选择的偏颇
分工一体化
回归天道
01概念认知
闹工潮
资本主义创富
人本主义创富
天道
02金句摘录
1、自上而下的是变革,自下而上的是革命或动乱。
2、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构建一个共同体,给员工以归属、身份与地位,不能把他们当作资源要素、劳动力、打工仔或佣工,不能使他们处在社会的边缘,处在被社会放逐的险境,成为无人生追求、无社会责任意识,乃至仇恨社会的群体。
3、如果制度是一件衣服,那么管理就是衣服上的补丁。由于衣服上的漏洞是根本性的,是制度及理论本身造成的,不符合天道。因此,管理的补丁就越打越多,不仅作为制度的那件衣服面目全非,而且管理领域也变得面目全非,学说林立,莫衷一是。
4、顺应天道,如稻盛和夫所说,敬天爱人,必须成为企业的哲学。
5、不符合天道的产业逻辑一定会走到尽头。产业社会一定会回归天道,至少有三件事情正在助力天道的回归:供求关系的逆转、知识工作者成为企业的主体、互联网的产业应用。
03感悟和问题
1、产业社会为什么会有出现动荡,动荡的因素是什么?表现为劳工被盘剥,例如,克扣工资,超长的工作时间(有的达到14小时)等等,同时企业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政府作为制度的制定者这时候也是缺位的,所以才出现“闹工潮”。
值得借鉴的美国的成功经验:政府制定了《劳工法》,支持劳工8小时工作的诉求、支持最低工资标准,承认劳工组织为合法团体,积极响应解决劳资关系。
美国的经验告示者现代企业应该如何做?在社会共同体中,去承担社会责任,给予员工归属、地位、身份;同时不能把他们当成资源要素、劳动力、佣工和不能使听处于社会边缘,成为无人生追求、无社会责任意识乃至丑恨社会的群体。
2、产业社会正常运行的要害在于企业,在于企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于企业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不能走向共和,不能结成对立统一的共同体,那么就很难持续稳定地发展,进而产业社会也就很难持续稳定地发展,甚至引发产业社会的动荡。
在工业化之初,人们选择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作为社会性制度安排的依据。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条件:分工与交换。具言之,通过深化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促进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拓展市场交换的空间范围。只要持续这个过程,国民财富自然会增长起来。因此,斯密的理论也就被称为分工理论,或自由贸易理论。
3、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一个人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绝不可能让马按人的想法喝水,马有马的计划,人有人的计划。
4、如何顺应天道?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回到事实层面上,按照事实本来的历史逻辑追本溯源,回到事情开始的地方。顺应天道,如稻盛和夫所说,敬天爱人,必须成为企业的哲学。自然分工和人为分工的区别,在于道,顺应天道。
5、顺应天道,回归天道,但是不等于回归时代回归原始,而是回归人性!回归到人性中早已存在的良知和良心,回归到善良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