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里人?
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是你出生的地方、是你长大的地方,是你现在生活的地方还是“户口”所在的地方?如果你生活的地方跟你的”户口“不在一起,那么,恭喜你加入”流动人口“的大军。
一、今天你“流动”了吗?
但是,“流动人口”真的在“流动”吗?回想一年一度的春运盛况,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这春运大潮的一来、一往之间,所谓”流动人口“,一年的大半时间都在城市里生活,很多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远在他们大学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远在他们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第一次进入工厂的时候;远在他们第一次跟父母进入城市,远在他们呱呱坠地,一睁开眼睛的时候。他们加入春运的大潮,有些人需要回家去看看父母,跟曾经的同学小聚;有些人回去陪陪尚在留守的孩子,跟见一见已经散落在天南海北的亲戚;还有些人,只是跟着父母一起,看一看他们父母当年长大的地方。
2006年我来北京读书,2010年跑去做乡村图书馆,2011年又回到北京,转眼又是5年的时间。在这5年里,我在北京生活、结婚、也有了一个4岁的女儿,一年中只会有几天的时间回到我曾经出生、长大的那个小城市,去陪陪父母,也带女儿看看那个我曾经出生、长大的地方。我绝不会觉得自己在“流动”,我只是偶尔离开我生活的地方,去其它地方走走,就像我经常出差,在不同的城市间穿行一样。
在过去的30年间,有太多人离开他们曾经出生、长大的地方,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也有些人从大城市去到了国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城市常住人口7.7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56.10%,其中近三分之一(2.47亿)是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整个中国也仿佛都处于“流动”之中。如此庞大的人群,如果可以组成一个国家的话,其人口排名将仅仅落后于中国、印度和美国,排在世界第四位。但是他们成为”流动人口“,是因为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他们分明已经在这里生活很久,很多孩子甚至就在他们生活的地方出生、长大,但是他们却只能在自己的国家里”流动“,而不能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成为常住居民。
6万多年前,智人走出非洲,开启了近代人类向全球的迁移;400年前,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开启欧洲人向美洲的迁移;当下的中国,2.47亿的”流动人口“,正是全球城市化不断加深的一个缩影,他们不是“流动人口”,他们是城市里的新移民。因为他们的到来,给城市带来了活力、新的机会和城市的繁荣。
二、你要逃离北上广吗?
你喜欢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
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其中大多数人告诉我,他们希望生活在乡村,但有趣的是,所有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都生活在城市。我们嘴上的希望跟用脚投票的结果,哪一个更真实?当然是后者,因为在城市,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公平的社会环境,更丰富的生活,更多有趣的人,还有更好的医疗和教育……
让我们不妨看一眼,过去30年人们用脚投票的结果吧,中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从1978你那不到20%,一路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52.6%。其中占全国人口17.3%的人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是无法获得他们生活所在地的户口,只能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流动”,但是他们依然不会回到乡村。
如果回不到乡村,一边是大城市,一边是中小城市,你会如何选择?
很多人的答案是中小城市,但是很遗憾,给出上述答案的朋友,他们大都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而生活在中小城市的人中,除了极少的一部分,大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近六成流动人口居住在大城市。但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听了太多关于“大城市病”的报道,社会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一波逃离北上广的热潮,那么中国的大城市是不是真的已经太大了,我们又是否应该逃离北上广呢?
答案是,中国的大城市不是太大了,而是还不够大。作为个体尽可选择离开北上广,但从趋势上来看,大城市在未来依然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北、上、广、深只会不断地吸引更多人的到来,而不会看到人们大规模地从这里离开。
北、上、广、深分明都已经是人口超1000万的巨型城市了,为什么说他们还不够大呢?事实上对于一个城市的人口进行预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经济学家还是找到一些办法来进行预测,这里要跟大家介绍一下齐夫法则(Zepf's Law),根据这一法则,如果人口可以自由流动,一国最大城市的人口,是第二大城市人口的两倍,是第三大城市人口的三倍,依此类推,最大城市的人口是第N大城市人口的N倍。当然,真实的经济规律要更加复杂,复旦大学的陆铭教授和陈钊教授专门对世界上各国的首位城市人口规模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国家人口总量是首位城市人口的主要决定因素,按照中国的人口总量规模推断,2040年上海的人口数量应该在3000万——5400万之间。
说起这么多的人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考虑城市承载力的问题。但是,我不禁要问,当我们在说城市承载力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首先,城市的容纳能力有没有物理上的极限?当然有,土地、空气都有自然的极限,但是我们讨论物理上的极限,显然没有意义,因为在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首先会发挥作用,当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城市里的土地、房价、消费的价格都会上涨,当人们进入城市的收益还不足以抵消人们在城市中的消耗的时候,城市的扩张就将停止。
其次,如果我们讨论的是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载力,这些承载力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我们很难找到严谨地对城市承载力进行估算的文章,一些能够找到资料,均在不同程度上假设了资源总量(比如水)是给定的,而在资源的需求方面,则假设了人的消费模式和产业结构等关键因素是不变的。但事实是,上述两个因素都是可变的。以水资源为例,在“水质型缺水”的城市上海,在长江河口建成了一个青草沙水库,2010年供水规模达到719万立方米/天,其规模占全上海市原来水供应总规模的50%以上,一举解决了城市供水的难题。再说城市产业结构的改变,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应该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和农业单位产值所消耗的水和土地均大大高于服务业,因此当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之后,将极大缓解城市在水和土地两个方面的压力。以北京为例,虽然最近30年人口大幅增长,但是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型,工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结果是人均用水量也大幅度下降。
说完了城市的承载力问题,下面咱们一起来说说,为什么大城市会比小城市拥有更多的机会。我们仅从两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其一:人们对于生活多样性的追求,只有在大城市,才可能提供多元的文化和更多样的消费服务。因为多元的文化需要人的聚集,在社会之中,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是只有当一群人有共同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时,才有可能孕育出文化,才会有人在这样的细分市场上提供服务,在小城市,如果你的爱好比较小众,那么可能很难在身边找到跟你有一样兴趣爱好的人,也很难有人提供相关的服务,一方面兴趣不能被更好的激发,另一方面市场也无法形成,更多元的服务经济也无法发展。其二:创新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人们更有效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你的身边都是一些优秀的人,一方面你们彼此能够更好的互相激励,另外,你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能更有效的产生新的创意,所以我们才会看到,CBD会在一个地方不断聚集,楼越盖越高,但范围的扩张却不会很快;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关村的创业大街上,可以一字排开十几家的创业咖啡;所以我们会看到第一流的跨国企业,只会把他们的总部选在最国际化的城市。最后想说,大城市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第一流的人才,但同时第一流的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普通人来为他们提供其它的服务,不然只有第一流人才的超大城市将无异于漂在天上的巨大空中楼阁。
三、孩子怎么“上学”?
说了这么多,作为大城市新移民的一员,我们回不到乡村,小城市也不能提供适合我们的工作机会和多样的生活。我们大多数人未来都会有孩子,我们都孩子也都需要“上学”,但是在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背景下,孩子们在城市里入学、升学的门槛却越来越高,我们该怎么办?在讨论我们该怎么办之前,希望先跟大家讨论另外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这里所说的上学,包括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包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学校历程。作为一个家长,我们送孩子去“上学”,特别是在高中以前的阶段,至少包含了两个刚性的需求,其一:孩子的看护需求,当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我们首先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学校能够帮我们照顾孩子的安全,让孩子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面成长,作为父母的我们才可以从照顾孩子的事物里面抽身出来,在这一段时间专注于我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其二:孩子跟其它伙伴进行社交和接受教育的需求,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孩子需要跟同龄人一起玩耍,一起社交。另外,儿童的成长也需要专业的教育者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引导。目前所有的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在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方面的需求,高中及以后阶段的学校则主要在满足第二个方面的需求。
第二个问题是,教育未来向何处去?
这个问题,一千个人,也许就有一千种答案。这里我只尝试给出我的答案,这里我尽量避免陷入教育哲学的讨论,更多聚焦于教育的技术层面。今天我们说起教育或者“上学”,意味着孩子要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共同聆听教师的授课,获取知识,参加考试,然后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断地竞争升学的机会,不断地利用竞争到的资源继续向上攀爬。未来呢?在义务教育阶段,可汗学院、AltSchool这样面向未来,以学生为核心的小规模学校雏形已经诞生,依托于技术和研发更好地支持教师们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当技术和研发的前期积累完成之后,其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在满足儿童接受教育的需求方面,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大学方面,《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正式提出创立开环大学,我们今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为竞争一个大学的入学机会这种事情,在未来终将成为历史,每个人都将拥有更广泛地教育选择机会。
认清了上面两个问题,我们再来一起讨论孩子“上学”怎么办的问题?
首先,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看护的需求是无法替代的,作为家长也并没有更多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无非是3条路,第一条:想办法送到由政府财政补贴的公办幼儿园或者公办小学,代价是,达到入园、入学门槛要求的各种努力,收益是,政府财政帮你付学费,省下一大笔支出。第二条:送到民办的幼儿园、小学或者其它儿童看护场所,代价是,一笔不菲的学费支出,收益是,你可以更主动选择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第三条:留在家里,自己照顾,代价是,投入大量时间,牺牲潜在的收入,收益是,省下学费,以及更好的亲自陪伴。
其次,孩子跟其它伙伴进行社交和接受教育的需求怎么办,在原来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框架下,如果入学、升学这条路不通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把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让祖辈或者妈妈、爸爸陪着慢慢长大。但如果,未来的教育,无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都有了新的可能,作为父母也应该有更多的自信,把孩子带在身边,付出时间或者金钱,跟孩子一起做选择,寻找适合的教育形式。无论是民办的幼儿园、小学、儿童学习中心,还是跟其它父母合作的在家上学,先行者已经创立了中国式“可汗学院”或者“AltSchool”也许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选择。面对未来,我们一定可以坦然地跟高考说再见,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迈出向斯坦福大学一样的开放脚步,那一天,无论我们站在哪里,都可以仰望同一片星空,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