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到我们公司亚太区管理总监写给美国的一封邮件,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逻辑思维。
邮件里首先介绍了事情的背景,除了说明深圳工厂的现状外,还列举了几个关联公司(上海/英国/美国)的情况,以便给大佬们以参考,然后又介绍了客户的情况,告诉大家客户们都已经按海关的新规定更改过来了。其次解释了一下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来这个问题,因为深圳工厂也是刚刚学到新政策,对照检查发现问题了就赶紧汇报,所以不存在以前知情不报的情况。同时以美国的个税系统作为类比,帮助美国的大佬们更好地理解海关新系统的现状。同时阐述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那是很严重嘀!潜在的风险,有法律上的、合规性方面的。而且其他客户和关联公司都用新的分类方法了,如果深圳工厂还是延用老的分类方法,工厂、供应链和法律团队都觉得风险太大。至于对成本的影响,在人民币500-600万/年,因为金额巨大,这一改变需要得到美国总部的批准,其他工厂的影响小,所以他们就自己变更了。接下来重点标出了我们需要美国总部何时做出决定,给出了一个截止时间点,否则影响出货销售了,责任谁负?接下来的内容属于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的策略,在前面步步紧逼之后,这部分告诉大佬们我们还是有一些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和成本影响的,目前从理论上来看是可行的,我们会进一步研究。(这里的潜台词是实际上做不到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说有一个客户就很难缠,我们认为他们不会轻易答应我们的请求,但我们还是会去努力,所以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改不成是可能的,改成了那可是我们销售千辛万苦的功劳。这时管理总监又给了一颗更大的甜枣,说经过目前的粗略研究,我们认为有一个小类是可以不用变更类别的,这样对成本的影响额就可能只是原来预计的75%。并且我们马上会成立一个高级别的小组来专门研究处理这件事情,有任何的进展我们会通知你们的。最后再次强调,这个改变我们可以讨论,但是决定必须尽快做出!所以大佬们,赶快做决定吧!
当时看完这封邮件,我被我们管理总监的条缕分明、逻辑清晰给惊呆了。当即对他路转粉,并且将他的这封邮件抄下来,琢磨了好多遍,心里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写出这么条理清晰逻辑感强的文章来呢?
看了《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一书,我觉得在书中找到了部分的答案。
一、逻辑思维的培养是有工具的,这种工具之一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这种工具简单易学,可以运用于许多方面,除了职场,学习上和生活上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规划。
二、思维导图有一定的规则,但不用拘泥于形式本身。完全可以在不断的运用中去优化和更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思维导图的方法。画画是否好,写字是否漂亮对完成一个思维导图没有任何的关系。
三、思维导图是通过分层和排序来实现其层次化的。层次可以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这一点我自己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深有体会。通过不断地增加分支延展思路,或者通过调整分支的位置或删减分支来调整思路,最后将自己对于一个事情的理解有机地串起来了。
我是从开始学刘主编的“30疯狂阅读训练营“开始学习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来做读书笔记的。以前读完一本书,掩卷沉思的时候,要么脑子里空空如也,要么只有一些散乱的内容,从来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主线。学会了思维导图这个工具之后,现在每读一本书我都做一个思维导图,读完书后看一下思维导图就可以很清晰地说出来这本书到底讲了哪些内容,写读后感和书评的时候对着思维导图就能比较容易地对全书进行一个评价了。这都是思维导图这种工具带给我的改变。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推荐你细读一下,相信一定会发现更多思维导图的应用。 经常练习的话,你也能成为一个有逻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