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注析》竹竿——思归

进度条59 -160

我要把每首诗读成一个故事。

这是卫风第五首,全诗共四章。魏源说《竹竿》的作者是许穆夫人,她的作品还包括《泉水》和《载驰》。这一说法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论此诗是否出自许穆夫人,这种诗词语工整,风致嫣然,思归之情跃然纸上。这首诗的示现写作手法值得注意。

国风·卫·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的主旨

这是一位卫国女子出嫁别国,思归不得的诗。

争议点在于女子思归为何。

争议:

1. 《毛序》说:《竹竿》,卫女思归也。适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朱熹批评他说,未见”不见答”之意。


2. 魏源认为是许穆夫人之作,在卫被戎狄灭国后的忧思。但从诗意本身来看,并没有黍离之悲。


3.方玉润说,此诗应不是许穆夫人的作品,诗中也没有不见答之意。他说:盖其(《竹竿》〉)局度雍容,音节圆畅,而造语之工,风致嫣然,自足以擅美一时,不必定求其人以实之也。俗儒说诗,务求确解,则三百篇诗词不过一本“记事”,欲求一陶情寄兴之作,岂可得哉?”

方玉润是从艺术风格上来推度此诗的主题,比凭空穿凿附会要高明得多。


写作技法

示现的写作手法:所谓示现,是将实际上不闻不见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这些事物或者已成为过去,或者沿在未来,或者纯属想象。这是作者想像活动表现最活跃的一种修辞格式。


这首诗共四章,第一章是写旧时钓游之乐,第二章写嫁时途中所经,第三章写嫁前嬉戏之景,三章都是回忆。第四章是想像。

分别从回忆与推想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了远嫁外地的女子思乡怀亲的强烈感情。

注释

籊(tì)籊:长而尖削貌。

尔思:想念你。尔,你。尔,在诗中指往事

远:指卫国的路远

莫:不能

致:到达

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

行:远嫁。远:远离

瑳(cuō):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

傩(nuó):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滺(yōu):河水荡漾之状。

楫(jí):船桨。桧、松:木名。桧(guì),柏叶松身。

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是操舟。言,语助词,相当“而”字。

写(xiè):通“泻”,宣泄,排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