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和田子方喝酒,文候说:“钟声好像不和谐吧?左边高了。”,田子方笑。
文候就问:"为什么而笑?",田子方说:“我听说,国君应该审查乐官有没有才艺,而不是去了解乐音是否和谐。现在主君你对乐音很了解,我怕你对乐官的才艺不会分辨啊”
文候说:“好”。
这段话什么意思?
1、知道音乐本身
2、知道如何管理乐官
首先我们可以推断出,如果一个人知道音乐本身肯定可以知道如何更好管理乐官。那这样看来,田子方何必劝谏文候。问题是
1、难道要君主对手底下的事,什么都知道吗?
2、一心不可二用,君主什么事情都知道,那么势必削弱对政治本身的关注度
3、万一君主沉迷于某样与政治无关的事情,国家就会因此而招祸。
所以这就提醒任何人,无需拘泥于每一项事情。《老子》有言
大智若愚
表示真正的哲学家由于把所有的精力用于哲学思考,现实中的形而下的世界,处理起来就很吃亏。相反你能想象一个在现实中人际关系圆滑的人,去从事哲学思考?
另外,君主更不能对手底的人的事情指指点点,妄图代劳。就算君主了解,也要装出自己不了解。如果君主指指点点,那么臣下就不会兢兢业业了。故《吕氏春秋》说
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
最后,君主最好只有一项爱好,就是政治。如果有爱好,也要保住不能沉迷于其中。
历史上因为沉迷于爱好中导致国家衰落甚至亡国的皇帝太多,比如宋徽宗、梁武帝、明熹宗等等,当然不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爱好才导致亡国。而是因为他们本身不懂作为君主首先是务正业,然后才是享受自己爱好。否则这种轻佻性格被官场中的小人捕获,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样的官场,势必就会转化到老百姓头上,这样一来,政治就危险了。
子击出门刚好碰到了田子方,于是伏地相见问好。为什么呢?田子方是文候的老师,子击是文候的儿子,自然子击要十分恭敬。结果田子方不理他,没有相应礼节回应,理论上这是很失礼的表现。子击就发怒了,就问田子方说:“是富贵之人以骄傲待人呢,还是贫贱之人以骄傲待人呢?”。
子击问这个,心里答案肯定是富贵之人,有钱有地位才能骄傲待人,但是他也不想想他爸是怎么做的。
于是田子方的回答出人意表说:"当然是贫贱之人以骄傲待人了。富贵之人怎么以骄傲待人啊,国家骄傲失去国家,大夫骄傲失去封地。失去国家的人,还有人把他当成国君吗?失去封地的人还有人把他当成大夫吗?我们贫贱的士人,要是言论国君不采纳,那么穿上草鞋就走了,反正也不失去什么。"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看上去强大的事物,反而是最弱小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强大的事物依存条件就会很多,比如一个人有钱有地位,那么钱和地位就是这个人的依存条件。失去失去任何一个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孙子兵法》开篇就说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为什么不可不察?因为一场战争依存条件太多了,国君的品行,将士的士气好坏、粮草、敌方的实力,这些条件就要细细的计算。
相反一个弱小的人,由于他的依存条件很少,导致就像马克思所讲的
你们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当然这是一个底层的逻辑,表面上看,一个人的依存条件增大体现的是能力的增大。
另外,领导人需要自律,最忌傲。智伯之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故《论语》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也就是领导人最好的领导方式就是其身正。如果做不到,那就让制度去限制。
魏文侯对李克说。这个李克是谁呢?一般认为李克和李悝为一人。但有人提出李克是儒家的学者,但是李悝是法家的学者,是两个人。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我现在有两个宰相人选,一个是魏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哪个好些?”,李克说:“卑下的人不参议立尊长之事,疏远的人不参议戚近者之事。我远离宫廷对于这个事情我不敢说。”。李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李克说什么?
卑不谋尊,疏不谋戚
这是中国古代人的保身之法。如果李克仗着自己学识渊博就指指点点,特别是官员任免这种大事,很容易就被人怀疑是结党营私的。所以一个人有了好想法,真见解,还要考虑怎么说,什么时间说的。故《止学》中讲
言拙意隐 辞尽锋出。
话不能说的太透,要让人琢磨。因为琢磨出来是人家的功劳。那人家琢磨不出来呢?那说明你傻,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故《庄子》讲
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万一人家选错了,我也有一个后退的法子。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魏文侯知人善任何必去问臣子意见呢?因为魏文侯手底下的人才都很厉害,谁比谁都差不多。
于是文候说:“你就别推辞了”
李克说:“主君何必问我?”,有五条标准
居,视其所亲
富,视其所与
达,视其所举
穷,视其所不为
贫,视其所不取
通过这五条标准,就可以判断人才了。这五条说穿了就是考察人才在各个情况下的表现。
我们一条条看,
1、居,视其所亲。就是说平时所亲近之人。这一条是总方针。一个人的“运气”往往从一个人交往的圈子里产生。
2、富,视其所与。就说富裕之时,看他和谁交朋友
3、达,视其所举。有地位了看他举荐什么人
4、穷,视其所不为。困窘之时看他是不是不择手段
5、贫,视其所不取。贫穷之时看他是不是什么钱都敢拿
这五条是李克给魏文侯的识人之法,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这里有个特点就是重德。这是因为中国古人认为德和才是合一的,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结论对不对,我们不去评价?《资治通鉴》就是去印证这些结论的一部书。
那么还有个问题,李克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文候要用谁?
魏成是魏文侯的弟弟,翟璜当年举荐过李克。如果直接回答,会有嫌疑的。
魏文侯听到李克这么说,就说道:“我知道用谁了”
李克出来,刚好碰到翟璜,翟璜就问李克说:“主君刚才问你谁为宰相,你这么说的?”
李克说:“魏成”
翟璜听到,愤怒的说:“西河的守令吴起是我举荐的,主君在国内对邺城很忧心,我举荐了西门豹。主君要攻伐中山国我举荐了乐羊。中山国攻克后,没有官员治理,我举荐了你。主君的儿子没有老师,我举荐了屈侯鲋,你看看我举荐的人,哪一个比魏成差,何况我还举荐了先生你。”
李克说:“先生当年举荐我,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吗?主君问我的主意,我的回答就是如此。我之所以知道主君他一定会用魏成,是因为魏成的工资,十分之一用于家内,十分之九用于外面,因此他在东边结交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主君把他们尊为老师。你所举荐之人,主君把他们当作臣子。你怎么能跟魏成相比。”翟璜一听,面有愧意。
李克这一番辩驳也很有意思。他首先说
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
就是说当年你举荐我,是因为你为国家而不是为你自己吧。这句话看起来是贬低,实际上是戴高帽,这样一来无论我说什么,都是为了国家。而翟璜也没法辩驳。
接着拉队友,谁呢?魏文侯,说
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
意思是说,是主君他的行为表示了,魏成和翟璜的高低,不是我说的。
首先我们看到,李克所言确实符合了他的识人五法。
我们可以看看,
1、居,视其所亲。魏成所结交之人,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都是当时的贤能之人
2、富,视其所与。同上
3、达,视其所举。同上
4、穷,视其所不为。无
5、贫,视其所不取。无
可以看出,魏成确实比翟璜技高一筹。那魏成和翟璜有没有关公战秦琼的嫌疑。
翟璜所举荐的都是专业性人才,而魏成都是德行很高的人,也就是学者。对我们一般的人,学者,特别是那种务虚的学者,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但是无用之处是大用。政治家往往关心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而这种务虚的学者型人才,往往可以考虑长远,一些战略性问题,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弥补政治家的一些缺憾。比如田子方告诉魏文侯不可专心于音乐之事,就是一个典型。
此外,如果国家推崇这样的学者,就会固化认知。所以春秋时期不管怎么打,鲁国的地位是很高的。千万不要低估文化的力量。
当年秦国不打魏国的原因是什么?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於诸侯。
放在现在就是个人品牌的打造,打造个人品牌第一步是什么?勾搭一个比你牛,甚至比一切人都牛的人。
所以为什么金庸小说了武功越高,境界也越高?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郭靖武功成长的过程,也是他的思想境界提升的过程。
所以李克一番话,有两个作用。
第一、告诉魏文侯如何识人?
《论语》中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第二、告诉翟璜如何认识自己。
《老子》中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当然智者一般从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就能大概知道这个人怎么样?为什么呢?比如穿衣打扮特别严谨的人,往往自制力很好。这很容易想清楚,你买了一件新衣服,自然就想买一件新裤子,慢慢从外在的严谨,到内心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