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利心里一直有一个痛。
她忘不了,小学报名前母亲为她四处筹集学费的场景。
她给女儿说,“快开学了,人家都把学费交了,你姥姥带着我,到处借钱,她到人家家借钱,我在门口等,有时候她也在人家门口像拉磨那样走来走去,太难了!给你姨交了,给你二舅也交了,就差我了,我跟你姥姥俩人急的,我急,不敢说,怕没钱上学辍学,你姥姥急,她也不想让我辍学。”
至于为什么她母亲给哥哥、妹妹先交学费,给李明利最后交学费,李明利说那是因为那两个人爱吵,母亲只能先把那两个人安顿好。
母亲是这样给李明利解释的,李明利也是这样安慰自己的,事实也是如此。但若是母亲当年筹不到李明利的学费,会怎样呢?
大概率,李明利会辍学。
借不来钱啊,没钱交学费那只能辍学了啊!哥哥、妹妹铁定要上学,李明利呢,要是能借到钱就上学,借不到钱,实在没办法也就只能辍学了,还能 怎么办呢?
资源有限,因为在母亲心中的排序不同,资源的配备也就不同。
李明利再安慰自己心里都明白,自己如果不努力爱母亲,努力帮着家里干活、听话、努力学习,就会成为家里可有可无的人。
李明利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她是中间的孩子,很容易被家长忽略。
因为李明利听话,努力学习,很努力做家务为父母分忧,父母逢人就夸赞她。
也因为她听话、懂事、努力,父母总是觉得怎样对她都行,他们觉得她可以照顾好自己,她能接受更多的不公允。
李明利心里苦,这苦说不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就会显得她险隘、自私、不孝顺、不理解父母。
李明利的父母养活四个孩子不容易,懂事的李明利深知父母不易,然而其他的兄弟姊妹却不这样看,他们可以大方的以自己为先,总是说,我想怎样,我想怎样。
李明利总是想做到父母的心上,她很在意父母对她的看法,也不想父母太操劳。
这就造成,父母在分配家庭资源的时候,李明利总是最后一个被分到。
60多岁的李明利都没法把自己放在首位,也许这是小时候的惯性。
从小不被重视,也觉得自己不配得到重视,等到自己有能力爱自己,也不会了,根本做不到。
爱自己,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躺平,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很容易做到。
李明利做不到,她稍微爱自己,就觉得自己犯规了,好像自己太过奢侈了。
一旦被定为,贴了标签,也默许了这个标签,再想撕下来简直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