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教授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一直非常敬仰,几年前我也有幸听过钟教授有关课程改革主题的一次讲座。但是钟教授的专著倒是这次初次品读,在细细品读了《课程的逻辑》一书前三个章节,可以说已经说经历了一次“洗脑”。回望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可谓是冰山一角。
在前三个章节里,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钟教授提出的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作为傲人“整体的人的发展”。钟教授提出“整体的人”(whole person)的发展首先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如何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基于这个问题的提出,指向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构建作为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作为直接面对教育、扎根在教育一线的我们来说,的确认识到以往的课程大纲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也是需要教师求大同按照教参执行课堂教学,教学要求否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规定学生必须达到统一的一个最高标准,从而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大纲或教参上的教学要求和指导建议,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大家做着整齐划一的教学动作,唯恐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学生呢,则是疲于应付知识的学习。所谓“聪明”、“优等生”的标签都是给那些个老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老师说怎么学就怎么学,课余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并为了高分、满分兢兢业业努力并取得好成绩的那些孩子们。庆幸的是,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只有当知识学习和学生经验真正融化在一起,只是才能与个体发生意义关系,对个体生命的建构发挥作用。在此目标体系建构之下,才会看到我们现下的课程着眼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并积极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再看看身边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课堂的确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的课堂不在是知识的灌输,奉教材书本为圣经,而是变成了彼此的对话、彼此的尊重和彼此的合作。
“让我们的课堂变富有生命灵动,让我们的课程变得更富有生命体验!”期待后续的品读能有新的感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