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随便”,抱怨也就“随便”,“随便”也是选择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美国盲人作家吉姆·史都瓦有一回搭乘飞机,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非常喜欢抱怨的人。作家甚至认为如果奥林匹克有抱怨的比赛,他可以轻松地拿到一块奖牌。当空中小姐来询问他们两个要吃鸡肉还是牛肉的时候,作家回答:“鸡肉。”那个爱抱怨的人则表示:“都可以。”

过了一会儿,空姐端来了作家的鸡肉,端给那人一份牛肉。接下来的20分钟,作家的耳朵在那个人不断喃喃抱怨他的牛肉有多难吃中痛苦地煎熬。那个爱抱怨的人完全不了解,这顿难吃的晚餐是他自己决定的。在他的想法中,这是空姐帮他挑的晚餐,但实际上,是他自己将选择权交给别人的。

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经常在工作与生活有人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我随便都可以啦”。

然而事后的局面是这样的:

“你怎么这么没有眼光,选择这种颜色,我最讨厌这种颜色。”

“呸,好难喝,这什么味的饮料,你自己喝吧。”

“老板,这个案子不是我的本意,是他(她)帮我定的。”

“你这人怎么这样,平时我有用过这种香水么,让你从香港带款香水,也带款我喜欢的。”

“这个决定我不同意,我是让你们随便,但你们考虑了我的立场么。”

……。

一些人不愿意“选择”,但结果出来后,开始指手画脚,抱怨不停。其实“随便”也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就是不论结果如何你都得接受。

学会“选择”,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拨开杂草发现的却是荆棘,棘手的问题总被掩盖

点赞也是一种鼓励!留言也是一种交流!谢谢!

免责声明: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