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兹的哲学要解决的问题被他称之为“二迷宫”。《神正论》中:“我们的理性常常陷入两个著名的迷宫。一个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有关连续性和看起来是它的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虽然在这里名义上把“迷宫”归之于“二”,但自由和必然以及连续性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问题,即自由和必然之间的连续性问题。
莱布尼兹作为一个唯理论者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比一般的哲学家更相信逻辑的重要性,而且他本人在逻辑领域也有着极大的贡献,那就是提出了“充足理由律”。他认为所有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必然理由和充足理由。必然理由服从矛盾律,充足理由服从充足理由律。“我们的推理建立在两大原则之上,一是矛盾原则,凭借这一原则,我们判定包含着矛盾者为假,与假相对立或矛盾者为真;另一是充足理由原则,凭借这一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应该有一个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不能为我们所知道”(莱布尼兹)。或者更确切地说,与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不同,充足理由律是关于事实的实在性的规律,“一件事实在成为现实之前必须是可能的,而所有可能性的总和就是必然性。虽然可能性的总和无限多,是人类理性所不能穷尽的,但是,一切可能性都在上帝之中;在上帝看来,一切事实都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上帝的充足理由律是必然的”。由此,在某种意义上莱布尼兹在人和上帝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通过两大逻辑规律来沟通的。拿充足理由律来说,在充足理由律相当的前提下,有限的人的充足理由律是可能的,无限的上帝的充足理由律是必然的,并且这其中并无质的差别,有的只是可能性在数量上的差别,尽管在数量上是无限多,因为“所有可能性的总和是必然性”。那么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
人:可能性:灵魂
“单子”这一概念在莱布尼兹哲学中是具有本体论的意义的。他给单子规定了这样的特征:“首先,单子没有广延;其次,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再次,单子不受外部影响;最后,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那么在这篇文章里如果用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我接下来的论述的话?
回顾兼新论
作为语言哲学开创者的弗雷格曾为语言哲学的发展做了一个极为有意义的贡献,那就是把数学函数的概念应用于命题,比如“y=x是人”之类。为了把问题表达明白,我们完全可以沿着这种路径继续我们的探讨,我们可以设定这样一个f(x)=x,这里的“x”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标为三维空间的任一(x,y,z)。函数式中的x是变量,它的哲学和物理学意义指的是在我们所生活的空间内存在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在空间中占据一位置。列出这个函数式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接下来的函数式的基础。如果说这个函数式所表达的只是三维空间中的事物(不是静止的事物),那么出于探讨可能性的必要,我们必须另立一个函数式f(x)=t→x,它表示在时间t下某物x的状态。这里讨论的重点不是x,尽管x本身是变量,但在这个函数式中t才是最大的变量,x则为了方便取固定值x自身。根据前两篇文章,t这里取四种值:0,x,(x,y),(x,y,z),需要强调的是它们不是做一般的数值理解,而应当放在坐标系或空间上理解。之所以把可能性与时间挂钩则是因为一条时间轴只意味着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尽管它的选择可能是无限多,但其得以实现的,只有一个。下面就来分别讨论每个取值意味着什么:t取为0:0在坐标系上意味着原点,当时间呈点状时,在前两篇文章是可能的。在我们常识中我们通常认为时间是流动的连续状态,有些哲学家比如柏格森也这样认为,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这里少涉及哲学。而时间是点状在前两篇文章被表述为零维时间,推理过程是如果四维空间是在加上一维时间才成立的话,逆向推理在四维空间之前的三维空间必定存在着一个零维时间。而我们现在生活的三维空间也证实确实有时间存在。单就存在物而言零维时间的表现是什么呢?那就是作为三维的有广延的存在物(灵魂不是三维事物)永远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与未来。正如芝诺的“飞矢不动”理论中的飞矢,一个时间点对应一个状态,我们甚至可以说单纯的三维存在物是静止的,比如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而无机物和有机物得以共存又表明不同维度的空间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它们可能以某种方式“叠加”在一起,但空间没有可能性,所以这里单就空间中的存在者而言。时间的零维性同时决定了三维的存在物无法超出自身而缺少可能性得以实现的条件,或者更确切地说可能性=0。因为时间伴随三维广延物而开始。t取为x:x在坐标系上意味着一条直线,这时的时间才具有了线性的特征,或者说成了一条时间轴。而时间因其线性特征决定了其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只能有一种,或者说它遵循严格的决定论只能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这是四维空间的时间特征,但就其依存三维广延物的特征来说,可以把它叫做“本能”,即依于单纯“刺激——反应”模式而形成的行为。比如植物等其本能在于生长。t取为(x,y):在坐标系中(x,y)可能表示一个点,但事实上它不仅仅是一个点,它是二维平面上的一个点,由于x、y的变量性质,决定了它其实是一个面。一个“面状”的可能性意味着什么?根据以上论述,正如长方形的面积是由长(宽)个宽(长)组成的,那么一个时间面是由无数条时间轴组成,它也就有了无限的可以实现的可能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无限是相对的,因为t还有更高的取值。那这在三维广延物上意味着该广延物除了“本能”之外有了其他的精神活动。比如动物在择偶时的选择。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精神活动有一个在前一个基础之上的“叠加”活动。t取为(x,y,z):依次类推,到了这里时间变成了一种“体”状。这又意味着什么?看过电影《超体》的人大概有这样一个印象,在露西的“脑力”吧开发到极限的时候,她可以在一瞬间去任何地方,穿梭于过去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的是她坐在椅子上面对着一个猿猴伸出一根手指,猿猴也伸出一根手指与她相触,这是什么?这是上帝创世纪壁画中的一幕。当时间呈“体”状,它与“面”状时间的一个最大差别就是它可以随意穿梭古今,并且这种穿越不同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穿越,这是无条件、绝对的穿越。而“面状”时间只具备选择的多样性。这种典型的代表就是灵魂。
补充几点
这里着实有必要补充几点:其一,在以上的t的每次取值中都有一个三维广延物作为基点。三维广延物确实只是“叠加”精神活动的承载者,我们取值所对应的可能性是针对于精神活动而言的,并且受广延物限制。而只有在值为0时,此时精神和广延物等同,亦即是常说的一而二、二而一的。其二,我们还应该明白精神的可能性不同于三维广延物的可能性。比如在灵魂中我能想到昨天、今天、明天在干什么,这就已经意味着灵魂的可能性得到了实现。灵魂和有广延的肉体遵从不同的时间。从这里也大概能明白其实《超体》中进行穿越的不应该是露西本人,或者更明白地说是她的灵魂。其三,我们也应该从托马斯-阿奎纳那里受到启示,除上帝之外,每一个层次的可能性都有潜在和现实之分,也就是说每一个层次所对应的东西并不都是实现了它的全部可能性,其可能性实现也有程度大小之分。这样才使得事物之间具有了连续性。
莱布尼兹说上帝是“太上单子”。
灵魂:可能性:上帝
那么,当t取到(x,y,z)时达到了上帝了吗?显然没有,它只达到灵魂的内部的最终实现,也就是说它只达到了“无数条线”,而灵魂本身则是“面积”,因此这恰恰是通往上帝之路的起点。根据前两篇文章,灵魂根据t的取值再度实现自己的可能性,那才是上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莱布尼兹的证明最终达到的只是灵魂的证明?或者说是笛卡尔的“我思”?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看莱布尼兹的证明的起点就会发现,他的出发点在人固然没错,但人之所以有可能性是因为我们有灵魂,离开灵魂人只是一个三维广延物。所以莱布尼茨的出发点是灵魂,而灵魂可能性的再次实现就是上帝。
通往上帝之路
莱布尼兹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有两种,与两大逻辑律相对应。在莱布尼兹关于上帝存在证明的必然理由律证明中,这种关系显得更为明显:“莱布尼兹说,上帝是所有可能存在事物的源泉,根据‘所有可能性的总和是必然性’的道理,上帝因此而是一切必然理由的依据。上帝是必然实体,他的可能性包含着实在性,他的本质包含着存在;惟有上帝才有这样的特权:凡是可能的,就必然存在”。什么叫“凡是可能的,就必然存在”?当所有的可能性都是可能的,那么选择任何一种可能性都是必然的。比如在一个二维坐标系上的一点,这个点向任一方向运动都是合理的。相反,这个点的无数可能方向的集合组成这个点所在的二维坐标系,这里仍需再次强调,这里并没有发生质变。因为我的思路是:例如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长乘宽,它的面积就是长(宽)个宽(长)的和。如长3宽2,面积就是有三条宽度是2的直线的按照一定的秩序并铺而组成的图形。如果你愿意把对“3×2”到“面积”的表述称为质变的话。
然而问题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岂不永远只是奔波于穷尽无限可能性的路上?堕入可能性的地狱而无法往升永恒的天国了吗?莱布尼兹给予了另外的拯救之路……
莱布尼兹还提出了上帝关于充足理由律的证明:“莱布尼兹说,既然一切偶然事物的存在都有充足理由,而这些充足理由要追溯到事物的系列之外,这就证明了一个必然实体的存在”。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充足理由要追溯到事物的系列之外?在莱布尼兹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有必然理由证明和充足理由证明,必然理由证明的关键是“所有可能性的总和”,而我们得出的结论则是可能性是无限多个,这似乎是无法穷尽的。但这种答案总显得有些差强人意。此外我们的推理过程是由下而上,而可能性总是由一个事物向自身以外去实现的才能谓之实现了它的可能性,这种种需要都指向另外一个视野,一个类似于“遮诠”表达方式。我们认为莱布尼兹的充足理由的证明就是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性的总和固然多我们无法穷尽,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表述。比如面积有无数条直线组成,我们无法用无数条线来表示,但却可以用“面积”进行一种“反向”表示。因此它与必然理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并无质的区别。
一些结论
通过三篇文章的综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是三维广延物“叠加”了一个更高维度的生物,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更高维度的生物,而且灵魂起源与三维广延物这种可感的东西一时并在,在以后每高一维的时空中,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等等。
用黑格尔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在莱布尼兹看来,思想前进到什么地步,宇宙就前进到什么地步;理解在什么地方停止,宇宙就在那里停止了,神就在那里开始了”。
时空问题讨论到此结束,前后三篇文章,说点题外话。由于我个人主修文学,将来向哲学发展,所以对某些理科知识不是一般的欠缺,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不过我相信“吾生也有涯,而学而无涯”,终会去弥补。这篇文章不客气地说构思了有一年,直至今日写完发现早已与原初意图相去甚远,回过头来依然不知道“动物园里竟出如此怪物”。当然并不是说构思时间长就有一定的价值,我的观点一向是如之前文章所述,哲学与我而言只是一种思维游戏,因此,每一次思辨对我而言都是一次乐趣,并不代表我真正的世界观、人生观就那样了。还有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识浅薄,知识何其浩瀚?每一次写这样的文章都像是扒了一层皮,由写之前的信心满满到越写越丧气。经历过一些学术启蒙的都应该知道,一篇文章里,你要为任何一句话负责,负责的唯一途径就是有据可查,这何尝不要求要博览群书,甚至一句话后面都需要一大堆书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