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拽,为什么还不敢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

01

“你知道吗?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同事对我意见很大,很不好管理都。有时候甚至会背后议论我都。”

“议论你什么呢,是不是你真的哪里做的不是很好呢?”

“什么,我这样做负责人还有问题,那就真的没人当得了他们的领导了。可是他

们这些人做事乱七八糟,事情怎么就不能一次性做好呢。”

“嗯。”

“跟了我那么久还那么笨......”

朋友公司的小主管了,听他唠叨了很多,我只是不说话,始终保持着笑状。

不得不承认他在事业上小有成就,让我们这些同年纪的人刮目相看。

他凭借本事一路高升,进公司一年多就当上了主管的位置,手底下管着十几个人的销售团队,而且业绩也总是在公司前三名。去年年底还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的房子和一辆十几万的车子。在回想他的光辉成就的时候,我们总是满满的羡慕。

如此成功地一个人为何总是会被同事所议论呢?其实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他被嫉妒了吧,又或许有人从中作梗呢?但是其实我不大喜欢他总是唠唠叨叨的样子,因为一味的抱怨又解决得了什么问题呢。

有距离,成像才会清晰。 你都如果成功了,为何你还在纠结问题,而不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呢?还是那句话,做自己的观音!

02

朋友总是会遇到前面提到的问题,让我给他出意见。刚开始我也很不清楚为什么他如此成功,按照道理来说应该也足以让手下人信服。

直到有一天,我算知道了为什么?

那天刚好去他公司,看到他在会议室给他的员工培训。我在外面坐等,实在无聊,就看着他到底给员工培训什么东西。

他表现的完全跟我平时接触的不一样,表现得如此高高在上,表现得如此盛气凌人。

他讲着自己的业绩时候,满脸的开心,似乎在给晚辈们讲述自己的光荣史。当开始讨论同事之间的业绩,他的开始一改常态了。

可能是同事的业绩达不到他的要求吧。我看他对着同事指指点点,满脸的不满,用着近乎呵斥的神态对他们说话。

底下同事一个人站起来,说了几句话。我只是隔着玻璃看,不知道他说了什么。朋友直接生气了,把自己的按本砸在桌上,指着那个人让他出去会议室的意思。

那个人最后也是很生气的从会议室出来,拎包走了。

距离让我们更加看清了别人,让我们可以容纳沉淀后的思考,距离也可以允许我们以冷视的目光去观察。而最易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的,恰是无距离的自己。

03

想起来,朋友当年刚进公司工作的时候。

作为一个小白员工,经常被领导批评,哪里的工作又没有做好了,或者哪里的业绩又没有达标。两人一起吃饭,听到最多的就是今天同事又帮我自己指导什么工作了,或者从某人身上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可是如今的他却全然忘记了当初奋斗中的自己是怎么样的?只记得现在自己是个成功人士,该拿着姿态去对待别人。

纵然你已经是个成功人士,你是否早已经忘本,给自己多点时间机会。人总是在一步步进步,而非一步登天。让自己冷静下来,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

平素,我们对于自己的过失总能找到借口,甚至预先轻易地原谅了自己,为何我们又不能给别人多点理解?

不要用你已经成功了来做幌子,换个距离其实你早已经不是以前的你。现在的你是否还是那么谦恭,还是早已经是以为咄咄逼人的领导了?

04

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即使你现在已经是成功人士,但是这样能让你更加认识自己。有时候我们必须照镜子,以预防败北感逐渐变成思想,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你会体会到其实自己的成功真的不足以沾沾自喜,轻视别人。

你能做的一切,从应该被做的角度,始终是沧海一粟!

用旁观的眼神看自己,你也会毫无优越感的自视为芸芸众生的一分子,把人生作为自己的作品去积极干预,也不会如此苛求别人。

有人说,现代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能冷静的看待自己,总是小有成就就沾沾自喜。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从容与自己对视。

你如果真的那么厉害那么拽,那就勇敢的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