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情如图:沮丧!月考结束了,结果犹如霹雳直击我脆弱的小心脏,全身震悚起来。差!差!没想到会差到这个地步!虽然心里明白一两次的成绩说明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我隐隐觉得孩子们的状态出了问题,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考试情况:进入年级前50名5人。其中有两人49.50名;年级前100名16人。全班总平均分列年级第五。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出来以后,我没发脾气,没批评学生。我觉得劈头盖脸骂一顿也没多大用,还是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原因,找学生好好谈谈心,看看他们在家的状态。归纳起来一共有三点原因
一,班主任对优秀生重视程度不够。
开学伊始,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抓班级稳定,转变学生状态,因此将大把的时间投放到学习成绩极差,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身上。每天找他们谈心,每节课关注他们的状态,但收效甚微。重视学习的孩子依然重视,不爱学习的孩子依然如故。甚至比较可怕的是一些成绩不错的孩子开始大把大把地浪费时间。开学短短一个月出现这种情况,也算是给我一个警醒的信号:抓学生成绩,势在必行。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班主任的重视,以前想当然地感觉学习习惯好的孩子不需要很多的精力关注,其实不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控力没有成人强,不鞭策,不提醒,有些孩子就会松懈。因此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光重视还不够。落实到行动上才是根本。有些时候好高骛远,一心想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基础的检测巩固。最终导致一大部分学生基础不牢,优生不优的状况。
第二,家长重视不够。教育永远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配合的结果。仅仅靠学校教育督促,效果远远不够。家庭教育才是重中之重。在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到家里情况大相径庭。长此以往形成了孩子懈怠的心里。因此说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的重视督促至关重要。有时家长也很发愁,每天提醒,结果适得其反。我想家长除了拿出态度更应该拿出行动:陪伴孩子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你们的态度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家长对学习的重视无形中给孩子形成一定的压力。没有压力何来动力?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敬畏感,如履薄冰,才能走实每步路。我们班王艺璇妈妈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她重教育讲方法追得紧。因此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对学习的重视。但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家务多,没有文化为由推脱责任。一个没有重视文化的家庭,一个没有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家庭怎样造就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有人总是抱着不平与幻想:某某家父母也不管孩子,可孩子成绩依旧名列前茅。这毕竟是特例,既然幸福的大奖没有落在我们的头上,那我们就脚踏实地干吧。
第三,学生自己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得当。唯物主义哲学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根本的还要靠内因。什么是内因?学生自身才是内因。家长急,老师急,学生不急最终还是没用。所以,除了老师,家长重视之外,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才是根本。老师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们,孩子们要做的就是找准方法,提高效率,刻苦努力。但是说归说,落实才是最难的。一部分孩子缺乏吃苦精神,浅尝辄止,唯恐累坏了自己。时间抓的不紧,学习主动性极差。每天看似疲惫不堪,殊不知缺少了学习的热情,每天像霜打的茄子。就八年级这点知识远没有家长想的那么沉重,每天看他们写到十一二点,那是浪费时间大把的时间造成的。如果懂得惜时如金,如果唤起学习的热情,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课堂上生龙活虎的他们。
提高有效时间。孩子们每天在疲于奔命,赶着上各种补课班。试问有几个孩子真正地消化吸收了?有几个孩子回家巩固了?甚至在学校就不听有几个孩子坐在课外班的课堂就能聚精会神地听了?越来越多的课外班成了家长买心安的资本。孩子们周末安排得充实。真的有效吗?孩子的脑就如我们的胃,如果不听地塞不停地塞,我们的胃一旦超负荷,它还能消化吸收吗?结果可想而知。
絮絮叨叨说了这些,总而言之句话:老师单打独斗势单力薄,孩子努力拼搏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