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已经开始惧怕,看到曾经的自己。那个穿的土里土气,行为举止夸张的自己。和那些被不经意保存的照片已经成为我不敢再去触碰的“黑历史”。当朋友拿出我曾经的照片,能让我情绪激动,恨不得立刻上前去抢夺手机。就像是穿上了一件与自己年龄严重不服的衣服,怕被人看了笑话似的。
但是如今的我,明明比以前更胖,皮肤也不如从前,是什么让我自卑?是敏感的内心吗? 怕被别人评论?
当下有一个热词被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佛系”而我们这一代,不少人自称为,佛系青年。在我的理解里,佛系,就是不争不抢,放下过去,顺其自然发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佛系生活,作为一个内心敏感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也挺能接受的。它成为了我面对这善变的世界,一个很不错的借口。有人告诉我,人就是在不断的自我欺骗中,寻找人生的意义的。我在各种实践中,也觉得这的确是有用的。于是,我告诉自己,“你是个很善良的孩子,你有着很不错的潜力,你的未来一定很棒”我就是在这样的暗示中,不断提高自己。
再后来,我从一些公众号上的文章,和一些网络电台,和一些旅行的广告上,都接收了这样的一个信息;我们应该告别过去的自己,去迎接新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想,嗯,似乎,我们都应该这样做,这样,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就好像,面包是吃的,它能给我们带来能量。这样的顺其自然,毫无疑问。
舍得酒的广告用语:舍得,有舍才有得。似乎我们都本能的相信因果报应,有舍才有得这样的定律。但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都在发展进步,我们舍去了什么?而我们得到了什么? 他们能像数学公式那样得出正确的答案吗?于是我产生了怀疑。
曾经的我真的需要舍弃吗?不,不能,一个没有曾经的人,如何谈论未来,这时,我瞬间觉得我清醒了。曾经的我是一个想法特别多的人,身边的人都觉得,我的想法太过于异想天开,现在看来,的确是不切实际。但是,这样的我,并不是一个错误的过去。我并不需要去隐藏,这也是我的曾经。人们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对于一个不了解的新鲜事物,去抛弃熟悉的事物。那样又会是正确的吗?
两个关键词;初心、发展、
我们应该保存初心,还是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如果这两者发生必然的冲突,我选择保持初心。过去的那个不被人认可的孩子,我依然尊重你想法。坦然面对过去的自己吧!不必介怀,如果,长大的你都不能理解当初那个异想天开的小姑凉的话,那她一定会在你心里某个角落伤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