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项目紧张忙碌,人事变动,加上升职之后周围人对要求和期望值的拔高,常常让我觉得压力很大。
早上一醒来就心跳加速,紧张不已。这段时间意识到不能这样下去,重新恢复健身调整心态。
很巧的是,Kindle自动推荐了我这本《如何才能不焦虑》,起初我以为是心灵鸡汤,看了一部分之后发现这是正经地用心理学在解决问题。
分享给和我一样受到“焦虑症”折磨的你。
1
这本书是由三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共同写就的,分别是Dr. Christopher Cortman, Dr. Harold Shinitzky, Dr. Laurie-Ann O'Connor,获得过包括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和佛罗里达心理协会杰出心理学家这样的荣誉和奖项。
英文版和中文版封面如下(看了中文版的封面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之前我以为是心灵鸡汤,还好没有因为封面错过这本书):
书中有许多他们经历的临床案例,看了之后你才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比如犯罪暴力、童年创伤、战争之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也有一些看起来轻一些的像是社交恐惧、公共场所恐惧、开车无法经过桥之类的问题。
总之不少对正常生活已经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对比自己的这些问题,似乎都算不上什么问题,心理压力就少了一半......
2
那焦虑是怎样产生的呢?
书中提到了一个公式,焦虑=关切+威胁。
也就是说,如果某件事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关切),同时你知觉到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险(威胁),你的焦虑就来了。
适当地焦虑可以说是有帮助的,能够帮助我们取得好的结果。
比如第二天就要考试,你还没有复习,这个时候:
你的关切:考试通过
感受到的威胁:挂科,影响毕业、求职等
所以你会开始焦虑,而这种焦虑能够让你在面对今晚是选择好好在图书馆复习,还是破罐子破摔和同学出去K歌,选择前者。(大多数常人的选择吧)
所以这种适当的焦虑是有益的。
这种适当的焦虑,能够激励人理性地选择,不断提高,达成更高的目标。
3
那什么样的焦虑是有害的呢?
刚才举的那个例子中,伴随考试的结束,这种焦虑就暂时结束了。但也有可能迎来另外新的焦虑,就是等待考试结果。
那假设你考得一般,你天天提心吊胆茶不思饭不想,情绪也一直低落,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这种焦虑就是有害的。
作者认为,区分焦虑是否健康的,取决于你的行为。上一个例子积极应对,激发你对事情的关切度,这个例子中沉迷于消极的想法,会导致“全线崩溃”。
所以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焦虑这种情绪就一定好,而是我们要学会如何控制它,让它成为激发我们对事情关切度的正面力量。
写到这里我发现,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其实不是那么准确,英文叫作Take Control of Your Anxiety,直译为“如何控制你的焦虑”。
中文版的译名直接改成了“如何才能不焦虑”,迎合了读者对消除焦虑的需求,但失去了一些书中提到的,焦虑是把双刃剑。
4
我很喜欢书中打的一个比方。
一个人一天到晚背着三盒东西来来去去,舒舒服服,没有一点儿问题,有一天老板又给他加了两盒,这让他难以承受,于是连人带盒子都摔了。如果我们帮他去掉最上面两盒,他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有焦虑,如果没那么严重,可以搞定,生活就能正常运行,搞不定的话就会全线崩溃。
对待焦虑,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将那些严重到“全线崩溃”的状态,变成“可以搞定”的状态。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既然焦虑=关切+威胁,那把后面两项变量做一下调整,是不是就好了呢?
我试着套用了这个公式分析最近的焦虑:
我的关切:能够在新的位置上做出出色的成绩。
感受到的威胁:有的事情处理得不好,面对新挑战失败的恐惧。担心彼得原理发生:管理人员被提拔到他们不能胜任的岗位上。
那减少关切的认识就是:之前自我要求要90分,80分或者70分好像也可以接受。
改变对威胁的认识就是:我以前也遇到许多看起来很难做的事情,最终也完成了,或许事情也没我想象的那么难。
这样想来,焦虑好像减轻了不少。
除了这个公式,书中还列举了一系列的方法,帮助你减轻焦虑,把生活变成“可以搞定”的状态,这里就不一一细数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找来看看。Kindle Unlimited用户可以免费借阅。
记住:让你焦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认识。
(完)
作者简介:Stacy,清华硕士毕业,500强外企高级经理人,4年快速升职为最年轻的中层之一,豆瓣高分职场书《光速成长—职场的正确打开方式》,加印热卖中。
公众号:Stacy的职场成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