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了遇到事的第一反应,不该是哭泣。

二十几岁了遇到事的第一反应,不该是哭泣。

文/兔屎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和H同居的两个月里,我见她哭泣的次数,比我自己一年都多。

第一次哭泣是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导致她泪如泉涌,我听着她喃喃低诉,一边鼻子发酸的拥抱着她,劝说引导。可渐渐我发现陆续而来的第二次第三次以及后面的很多次,和男友吵架,工作不顺心,家里停水……

直到最后无论她哭的多么梨花带雨,我也毫无感觉了。

心里学上每个人遇到变故反应各有不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有可能在最后的瞬间朝你所期望的方向扬鞭而去,留给你一堆错愕和悲伤还有亟待解决的一切。

上帝从不会因为你的悲伤,而选择让你顺风顺水。

更不会因为你的泪水,帮你解决好一切待解决的问题。

成人和孩子的区别在于,在成人的世界里,他们往往把真实的喜怒哀乐掩饰的恰到好处。

开心就笑, 遇事就哭的是孩子,而三思而后行才是大人。

如同《请回答98》里的德善父亲在母亲得葬礼上说说笑笑,还来不及悲伤,先把事情处理好,可能这才是在理性判断后的最优选择。

他是我最熟的朋友,我看到他无数的表情,喜怒开怀大笑,但从没有悲伤。

他不会哭泣不会沉默,遇到事情理性思考,总能给出最优解。

唯一一次的哭泣,是因为他看到我在哭泣,我看到他眼睛发红,但还是没有任何泪水。

他可以把自己的未来安排恰到好处,

他说迷茫挫折也只是给自己十秒的悲伤时间,

过去就再也不提。

他好像是个钢铁,有血有肉的钢铁。

上帝会给予一些人幸运,但给予的苦痛每个人都不会少。

同样是二十几岁,却有着这么多不同。

我希望二十多岁的自己内心有柔软底线,也有坚强盔甲,不会轻易展示软弱,更不会小孩子气行为的哭泣。

我总觉得,

没能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一切行为都是无用的。

好多人会问大学里参加学生组织和不参加会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就是思维模式的区别。参加过学生组织,你会更清楚的明白一个活动执行起来会有那么多困难,无论是比赛还是晚会,你会准备好Plan A,B,等等个Plan。

你会在听到任何一个问题的一个反应都不是“怎么办”,而是整合好现有的资源然后从容不迫的完成好一切。

这就如同遇到事,你该用什么态度。

越来越少的哭泣,越来越多的思考。

因为哭泣没用,思考总归比哭泣有用一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