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仁德是很少的。”出自《论语•学而第四则》
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
有人说,朱熹不通政事,以为华夏大地人人平等,才把巧和令解释为美好,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是对朱熹的误解,没有好好读朱熹原文。朱熹说得很清楚,学者要以“巧言令色”为戒——他要提醒的对象,是那些求圣人之学的人。很多求学者以为,仁,就是对谁说话都客客气气,让听的人开心,存好心。朱熹说,不对,这不是仁。至于本来就不想求圣人之学,说一套做一套,领导面前表现得极端,领导做什么就和领导一个模样,领导一走,立马改头换面,这样的人,不用孔子、朱子来解释,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是“不仁”的。
所以,孔子和朱子之所以要读者警惕“巧言令色”,不是来批判社会中那些本来就无德,奉承拍马的人的,而是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为待人接物时处处和颜悦色,一心要让对方开心就是仁。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因好久没有学习文言文,论语学习兴趣班的小伙伴们带领我每日通过查阅资料,自主的去学习研究古人智慧,感恩。另,今日注解是百度百科的其中一种解释,我个人比较赞同,所以采用了“拿来主义”。孔夫子注重人的实际行动,即务实,但是现在有人说,不仅要务实,还要务虚;还要所谓的高“情商”,不知矛盾否?又或者说该如何平衡务实与务虚之间的关系呢?
2016年1月13日晚记于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