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言

今天看一篇关于文言文不可磨灭的价值

书中说道: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字,不管是英文、德文、法文,他们的文字和语言是合一的。可他们祖先没想过,语言30年就会有变,估计100年以前这些国家祖先们留下来的的英文、法文书籍,除非专家,大多数书籍已经是莫辩雌雄。

看看中国,曾经五四运动前后,提倡“我说即我写”的白话文,现在看来简直不通。看现在的文章,你能说好吗?一般是文章看完了,价值也完了,多半没有保留的价值,将来怎样演变还不知道。

关于语言的变化,南怀瑾先生讲了一个上厕所的例子。小的时候上厕所称之为“出恭”,后来叫“解手”,现在叫“上一号”,几十年来上厕所这一件人人天天要做的事,就变了好多。而今到了互联网的时代,语言的变化就更快了,没有一套独立于语言之外的文字表达思想的系统,那真的是什么思想都流传不下去了。

中国的老祖宗是很智慧的,一直就知道语言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才在语言之外创建了文言,语言是语言,文言是文言,让文字脱离开语言,要想学文言只须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而这个文字单独成为一个体系表达思想,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的几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几千年以后的人看来,如同面对现在,没有阻碍,文言文价值真是功不可没!

看到这,不得不从心里感恩中国祖先的智慧,对文言文的亲近感再一次油然而生。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诚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