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是关心和投入照顾孩子的,只要有最基本的照顾,孩子就会发展出适应性的依附关系,不至于发展得太糟糕,毕竟那种极端的案例只是少数。如果没有父母的投入与关注,孩子会发展成反应性依附失常,会显著的发育迟滞,社会疏离,或者对人群感到矛盾,善恶不分,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精神错乱或行为不良。我们来看看有那些影响父母与孩子产生健康情感依附的行为。
1,父母不能与孩子建立联结。
人在幼年时期是需要依附大人才能生存的,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当父母不能与孩子建立充分的联结时,孩子就失去了最深层次的安全感和来自父母的影响。孩子会表现出很多问题,由于父母不能联结孩子,就无法理解孩子的情绪,心境,身体状态,本能的一些冲动,想法和期望,不能作出适当的回应,孩子的情感是没有依托的,无法知道自己是谁,是个怎样的人。
人一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我们是通过不断地与别人互动,通过别人的反应来了解和认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父母像一面镜子,一面活化的镜子,不像真实的镜子一样,有什么就会照出什么,取决于这面镜子是什么。如果这面镜子本身功能很健全,那孩子看到的就是一个健全的自己,如果镜子本身就破败不堪,孩子就会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像这种不能产生联结的父母,他自己就是功能不健全的,一方面没有回应,代表着孩子什么也看成不到,孩子的内心就是空洞的,虚无的,不踏实的。一方面,如果父母将自已的糟糕的情绪,恶劣的功击性展现给孩子,让孩子看到的镜中的自己是不堪的,是无能的,这是最糟糕的。
在生命的早期,孩子并没有图像和文字记忆,有的只是情绪记忆,也就是身体记忆。所有这些感受将会形成一种生命的底色,留存在孩子的心里,有很多孩子长大了一直会觉得心里很空,没有意义,很无力,会不停地想要用某物或某事来填充自己的生活,就是这个原因。
记得在我青春期的时候,我的情绪基调就是忧伤的,多愁善感的,特别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没来由地觉得伤感,无力,一直以为只是青春期的一种反应,可能只是少年不识愁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情绪状态困扰了我很久,后来认为这也许是我天生的一种特质,时常也会在文学作品中去品味这种感觉,也别有一种忧伤的美。
没有人天生喜欢伤感,追逐快乐是人的本能,有时会很羡慕那些时常活得很快乐的人,喜欢一些幽默搞笑的东西,可是自已却无法活成那个样子。直到看到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我才豁然明白其实所谓忧伤的基调,这是从小母亲的养育过程给予我的。虽然我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但长大后听大人说起,在我刚出生的那几年是我的父母人生活得最艰难的几年,父亲的工作出了些变动不在母亲身边,母亲独自带着我和哥哥,还要担心父亲的安危,那时的母亲一定是极不快乐的,好在母亲是爱孩子的,只是疏于与我保持愉悦的互动,让我以为生命的状态就是忧郁的吧。
随着我对生命的好奇,对自我了解的加深,我才慢慢明白,这不是我自己本来的,我可以为自已的心灵松绑,可以活得自由一些,快乐一些。明白了这些后,我能感知到自己的心灵越来越自由,慢慢地可以自我疗愈,不再觉得生活总是很让人伤感,甚至可以让自己渐渐明媚起来,这也是学习带来的价值吧。
人的成长过程实在是一个多方面因素辗转化合作用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才成为了大千世界等等不同的样子。我们只有一点一点地去挖掘,去思考,去探索,才能了知生命的一些真相 。
2,父母不能与孩子玩耍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父母亲太忙,有的是因为父母根本就没学会怎样与孩子游戏。父母与孩子玩耍真的很重要,因为这是父母与孩子很好的联结的方式,现在很多父母注重学习,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总是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你们是一体的,能够体会到与父母一起存在,一同思考的感觉,如果没有这些体验,孩子长大就会没法在感受欢乐,思考和行为方面整合,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多东西是从父母这儿习得并内化的。这让我想到NLP的心锚,还有行为疗法中的强化的概念,都是基于这个原理,其实人的很多快乐,积极,思考,正向的种子都是在日常的游戏里面种下去的,如果你有心种下正向幸福的种子,你就会让孩子收获正向幸福的人生,如果你无意种下的是忧郁和消极的种子,那也将让孩子收获一个不快乐的人生。
过去我们的父母传承给我们的只是他们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可是通过学习,你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哪些是会影响到孩子生命成长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别人的智慧,改进自己,最起码也能避免自己伤害到孩子。现在很推崇的儿童游戏治疗,也是回归生命的本来,人类在早期都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的,很多品质和技能在与孩子的游戏中可以让孩子学到和锻炼到。美国情感引导式教育儿童治疗师写过一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其实也是强调与孩子在一起快乐地玩耍,让孩子学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最有益的基础。
3,父母情感的投射与否认
父母将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投射在孩子身上,会妨碍父母准确地理解孩子,会认为孩子很坏,故意想要激怒自己,其实是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情绪和认知,如实地反应出来了而已,并且在没有认识到更好的方法替代以前,孩子也容易用这种方式来对你,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说,谁生的孩子像谁,孩子也很无辜,他接受到什么信息,然后就会复制什么信息,仅此而已,孩子不是天生的坏,只是你的言语和行为塑造了他的样子。
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是一面很好的镜子,父母是原版,孩子是复印件,孩子会如实地将你的好的坏的品格和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复制下来,成为另一个你。直到有一天,孩子将你最不喜欢的行为呈现在你面前时,其实那就是你也有的样子。
曾经的我,很不喜欢父母的一种行为,就是他们有矛盾时,双方总不肯让步,吵得天翻地覆,最后不欢而散,有时还挺伤感情,我有时作为局外人冷眼旁观,觉得父母亲非常不明智,不冷静,很不认同他们的这种行为,想以后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当我看到我的孩子用同样的方式对我的时候,开始我觉得孩子这种性格太坏了,当孩子用着很多我的言语方式对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很多东西,不是孩子的,是我自己的。你理智上不认同和否认,但是无意识中你已经认同了你的父母,并复制了他们的行为方式用来对待你最爱的孩子,孩子也一样地传承了你的方式。那一刻,我很振撼,从此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言语和行为,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4,父母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行为间的分离
这个是说父母对于行为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行为间存在分裂,也就是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前后言行不一致,这会让孩子产生混乱的感觉,无所适从。不成熟的父母往往从自已的角度看待孩子,或者过去的创伤带来不快的体验联想到孩子会怎样,将自己的需要放在前面,没有用心去发现孩子的需要,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让孩子感觉自已是不重要的,是不值得爱的。
5,体罚
这是个普遍性的问题,以前父母一直用,好像也没太大的毛病。如果说体罚作为一种辅助教育手段,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只要不太过,都是可以的。问题是有的父母,并没有原则,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情,看孩子不顺眼,就可以体罚孩子一下,这就过了,如果不加遏制,有的还可能成为家庭暴力,那就是更不可取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用得好,可以是一种利器,用得不好就成了伤害小孩心身健康的暴力问题,阻断孩子的心身发展。
有时体罚过后,看似孩子变得乘巧了,外在的行为消失了,但是一些冲动和想法会转向内在,孩子对自己的想法会感到害怕,内疚,严重的会产生抑郁和自尊减退。如果情绪没有出口,就会变得易怒,情绪不稳定。内心很难整合,直到成年,困扰孩子一生。这值得每个父母去推敲,只有用爱包裹的惩罚才是不伤害孩子的。
在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儿童感到痛苦的时候,一种是把情绪和不安向外释放,表现为过度的焦躁不安,过度活跃,挑衅或行为涣散,引起父母的注意和关爱。另一种就是不表现在躯体和行为上,而是将痛苦指向内心,变得抑郁,焦虑,恐惧。如果父母不能给予恰当的回应,随着孩子的成长 ,这些将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导致孩子缺少自信,对事情缺少胜任感,抑制不住地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会通过掌控自己的内在来掌控外在,这将会消耗掉一部分能量,降低一个人的成就和幸福度。
心理的成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会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形成自己的心理结构化,也就是个体防御机制所需的全部技能,通过积累经验和自身的潜力,慢慢形成。孩子通过外化或是内化作为对环境和父母的适应方式,在人格形成以前会将痛苦不断地在外化和内化之间来回转化,直到症状和人格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就像沙子和黏土通过地质作用压缩和沉淀变成岩石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这些要到二十几岁才发生。
当然每个孩子面对痛苦的反应不一样,有的孩子面对压力会变得异常焦虑,会通过身体的症状表现出来,比如通常的考试焦虑症,就会表现出身体的不适,会呕吐,会冒冷汗等等。更严重的焦虑还会出现惊恐发作,持续下去会变成心境恶劣(轻微抑郁,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很难有开心快乐的感觉。
有的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惩罚,压抑了很我冲动和攻击性,对父母的期待降低,但每一种本能的冲动和攻击性都是有意义的。如果压抑不让他发展,就会表现出神经症的症状,内心会变得枯竭,就像没有了提供养料的树木。由于没有与父母的联结,孩子不知道怎样处理自己内心的状态,活得了无意趣,很容易产生无意义感,患上抑郁症,走上自杀的道路。
但是每个孩子所遭遇的环境不一样,适应能力也不一样,经过碰撞整合,有的孩子即使经历一些创伤或不良环境,也会适应得还行,有的则会发展出某些固着的行为,机体反应症状。所有的这些存在依附问题的孩子发展到成年期更容易带来低自尊,安全感缺乏和潜在的抑郁等等问题。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也许会一直持续,甚至变得很糟糕,所以在人格的心理结构化形成之前,我们还有机会通过父母的改变和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做一些引导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