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遇之外

初见寥静

“初见寥静就是那雨伞下的一汪眼波。”

外面依然是无尽黑暗….

1991,S省的W县城,齐治平从三中转学到一中已经一年了,一中虽然师资优良,可是齐治平的成绩却是每况愈降。尽管曾发下宏愿,要考大学。冲刺阶段自己却放弃了自己,在独木桥前停下脚步。

因为是插班生,成绩又不突出,座位被安排在靠后门的角落里,那个角落对老师来说就是蛮夷之地。集中着外地转来的,复读的一帮人。那些人的学籍不在班上,成绩的好坏都不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那块区域是老师活动范围的边界。那里的话题多是金庸,古龙,梁羽生。书非租不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楚留香”;“七剑下天山”。

“小A ”上课见不到人,每到下课,才见他披着上衣,腋下夹着一本卷到变形的武侠书,姗姗来迟。胡侃几句,上课铃一响,换一本书又回宿舍了。

“墨镜”没有书包,提着一个黑公文包,脚上的皮鞋镶着铁掌,走路“嗒嗒”地响。喜欢套着西装,倒像是社会人士。早晚都有人搭讪,早上蹬三轮车的问他去不去车站?晚上开旅馆的拉着他住旅店。

“黑子”学习一看就会,一考就废。他有一半的精力纠葛在情书里,心仪隔壁班的女生龚平,墨镜和龚平原来同班,每每托墨镜传递消息,没承想,最后龚平和墨镜成了朋友,毕业后还结婚了。据说墨镜以前根本看不上龚平,好感完全是被黑子给渲染的。

“裙子”吃完中饭会站在报栏前看报纸,端着他的快餐杯、里面荡漾着热水,偶尔飘着菜叶。身体扭成各种形状,脸部始终保持着离报栏一尺左右。如果时间充足,回到教室还可以边看书边歌唱。《人在旅途》比较拿手,“人生本来苦恼已多,再多一次又如何….千山万水脚下过,一缕情丝挣不脱…”现在那旋律还能萦绕耳边。

齐治平对一切让人上瘾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他不看武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游戏。只因为他心里还揣着那不灭的火苗。

然而那年三毛的去世,却破了戒。当时满大街都是三毛的小说,音像制品。就在大家全力备战高考的时候,齐治平利用这个时间看完了三毛的全部小说。越发萌生了厌学的念头。年少时的豪情荡然无存了。从此走入了更深的低谷。以至于进无可进,退又不甘,卡在那里。

然而寥静的出现,心中又翻起了另一个波澜。

一天中饭时间,下着小雨。齐治平悠闲地挑着雨伞去食堂。后排教室前面的路上一汪积水,他顺势往旁边一跳。30年后再看这一跳,恰恰跳过了人生的一个路口。因为这一跳正好碰到了迎面走来的另一把雨伞,雨伞被撞向一边,现出两个女生。就像上帝之手拿掉了屋顶,看到了里面的人。靠近他的女生转过脸,用一双乌黑亮丽的眼睛,看了一眼齐治平。没有任何抱怨,只有天真和恬静。齐治平不由地注视了一下。这一下很短,短到只有一秒。这一下也很长,一直持续了30多年。这30年每每回忆,白白的鸭蛋脸,乌黑的马尾。难以忘怀的还是那双眼睛,清澈见底。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眼波”。眼里翻腾着波浪。泛着盈盈波光。

后来打听到那女孩叫寥静。刚上高一。

初见寥静就是那雨伞下的一汪眼波。

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今生的擦肩又变成一世的想念。

然而“一见钟情”结局却是“一见终情”。

那年他十九,她十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见寥静 外面只有无尽的黑暗…. 虽叫“新桥”却是巴黎最古老的桥,1607年建成。明明罗浮宫旁边就有地铁站,齐治平...
    少爷_1c6b阅读 100评论 0 2
  • 楼下 搬来一个女模特,怎样才能顺理成章地和她搭讪呢?齐治平陷入了沉思:在路上故意走对面,打个招呼?这样不好,在路上...
    少爷_1c6b阅读 992评论 11 51
  • 失恋容易刺激灵感,热恋中的人创造力会增加。学校里渐渐熟悉之后,就要想一些新鲜的东西。决定去黄河钓鱼,于是约了几个同...
    少爷_1c6b阅读 236评论 0 3
  • 思绪从楼下的模特转到了汤潋,我已经预感到汤潋说了谎,她说去烟台学韩语,济南也有韩语班呀。其实她是打算离开了。我只是...
    少爷_1c6b阅读 576评论 4 27
  • 面对着汤潋,突然觉得有点要关心的冲动。就像第一眼看到她时的感觉,当时就认为她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应该能把她拉出来,不...
    少爷_1c6b阅读 383评论 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