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唠叨(18)关于两个孩子的成长历程

今天是十一月第一天,最近关于就业的问题,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文字,当然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不过还是想梳理一下,我一直说简书是我的闺蜜,所以在这里写文字,可以随心所欲一些,也更是我内心的想法。

这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儿子,叫轩,另一个是我老公发小的儿子,叫垚。轩98年12月生日,垚是99年5月生日。同一年上的一年级。

01小学

轩的小学,我对孩子还是很宽松的,关于学习的课外班几乎没报,我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作业做完了,可以随便玩儿。唯一一件事可能对孩子影响挺大,2008年奥运会,轩正好10岁,我们看了大概70-80%的直播,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轩迷上了科比(后来轩多次提到过,科比影响了他一生),小学的学习成绩,应该是在中上等,我当时不是特别在意名次,只是知道他写作文还不错。其他没有过高的要求。

对了轩学过美术,但是学了半年感觉孩子确实不擅长,他也不愿意学了。还学过打乒乓球,后来因为老师不挣钱就不教了,也就不了了之了。小学轩还有一个特点,天天在楼下疯跑,除了学习就是玩儿,我当时也很偏执,就是希望尽量让孩子的童年快乐。

垚在小学学习好,尤其是关于历史方面懂的特别多,爱听小说。那时候老公天天夸奖垚,也特别希望我家孩子也能多看看历史,可是我是理科生,当时我就不喜欢历史,所以只能让老公遗憾了,关于这件事,老公没少羡慕垚。

02初中

初中是可以择校的,这两个孩子都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管理特别严格,但是出成绩的学校,不过离我家稍微远一点,要每天几个孩子租车。一个是管理稍微宽松一点,但是能够走路10分钟就到的学校,结果是垚选择了前者,轩选择了后者。

初中的成绩,垚在好学校也是好学生,轩在普通学校一直在快班,但是初一初二成绩没那么好,按照当时的排名,年级60名左右,肯定能考上高中,不过也就是唐山市的普通高中吧。

初三的时候,我记得我和轩谈过一次,我说咱们明年上高中了,你准备上那所高中,轩说,二中吧。当时按照他在学校的成绩排名,考不上,但是我说,那好妈相信你,你用妈妈做什么?轩说什么也不用,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这样初三开始,每次考试,轩的成绩都是会提前几个名次,当然他也是知道努力了,每天确实晚上也要看书到很晚,最后孩子中考的时候,正好是年级第13名,也是最好的一次。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轩体育不错,中长跑每次运动会都是学校第一名,班主任建议孩子报一个体育特长,将来也许能够考上唐山一中,我说那就报一个吧,当时体育加试的时候,孩子800米考试全唐山市跑了第一名。去考体特是我陪着去的,我在操场外边等着孩子,轮到他的时候,我看着他是小组第一,当时是7个小组,每个小组8人,所有比赛都结束了,孩子见到我说:第一。我说我看到了,他说所有的组我第一,我才知道,好棒呀。孩子还和我讲,老师问这群同学,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二中的举手,他说有3、4个同学举手,老师又问,目标是一中的举手,轩说:“只有我自己举手了,旁边有人说,去一中干啥,去听天书吗?不去。”他说教练也许也挺懵,怎么随便一问,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敢举手。(这段纯属老母亲对孩子的宠爱,所以一直记得。)

后来孩子成为了学习最好的一中体特生。

再来说说垚,中考成绩比轩多了25分,当然很好,但是他是在好学校,好学生多,因为指标生的关系,高中只能上唐山二中。

还有一个说法,唐山二中文科更优秀,而且管理严格,唐山一中属于开放式的管理,校长的理念是:相信孩子,静待花开。唐一的孩子自主能力更强,发散思维更广,唐山一中还是李大钊的母校,历史悠久。前几天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就是唐山一中毕业的。

03高中

上高中了,曾经轩说自己是百年不遇的人才,体育好,学习好。但是高中上了一周回来了,告诉我:“妈,我不是人才了,人家好多同学,学习好,体育也好,家里条件还好,反正我感觉没有优势了。”我说:“那怎么办。”他说:“慢慢学呗。”

其实一句话,看似简单,我也知道孩子付出了很多,高一、高二一直每天练习体育,因为他是体特,他那时的梦想是看看能不能有些成绩,想凭借体育成绩,考一个更好的大学,但是有时候,体育要是想有所突破,除了练习,还有就是一个身体的基本素质,轩的基本条件并不是那么好,一直体育成绩不好。高三轩宣布,不练习体育了,直接靠着文化课,准备高考。

这件事要让我给他写一个证明,交给体育老师。我答应了,那就写。唐山一中的孩子,一本上线率在98%以上,高二的时候,轩的成绩在班上是55个同学,排名是50左右的,高三这一年,轩可以说是最难的一年,同学们都是高手,都在努力,不过还算好,高三一年,也是一路往前冲,高考的时候,他在年级的排名应该是在班级进了前40名。这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都是高手,都特别聪明,都在努力。

垚高中选择了学文,高考成绩相当优秀,虽然不是985、211但是在高考大省,也是很不错。

最后轩考上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地点长沙,垚考上了湘潭大学更是非常有名的学校。两个孩子的起点,垚一直都比轩好。

04大学

选择大学的时候,我的意见就是要去大城市,没想过北上广深,就是想去二线城市(西安、武汉、长沙、重庆)报了这几个城市的学校。最终来到了长沙。

记得我表妹问轩,为什么考长沙的学校,轩说:“因为有快本呀。”后来轩确实去过几次湖南电视台,比如元宵晚会,还有一个体育类的节目等等。

关于湘潭大学,学校好,但是有一点点偏,记得当时是垚先开学了,回来老公发小就说,那地方特别小,湖南不行,我说长沙不应该小呀,后来我们一家去长沙了,我怎么看也不小呀,原来发小以为湘潭和长沙差不多。

我感觉当时要去大城市上大学这个思路还是对的。大学四年,几乎每个寒暑假,孩子都会去其他城市游玩,玩够了再回家,这点我也赞成,我就是希望孩子到处多走走。

05考研

关于考研,更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事情,轩本来报考的是南京农业大学,结果英语的分数不够这所大学的分数线,选择了调剂,当时孩子想报云南,宁夏等大学,我的意见还是大城市,因为研究生在哪里上,可能就在哪里工作了,所以正好一个机会,就调剂到了上海海洋大学双一流学校。

垚也参加了考研,但是很可惜,没考上,其实他可以选择二战,因为好多孩子都二战的,不过这也看个人的想法,他选择了工作。去了株洲一个单位,但是因为离家远,家里也是不放心,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吧,就辞职回了唐山,也是赶上大环境不好,找工作的难度不断再增加。这两年在一个单位上班,拿到手工资3500。一直到今年10月份刚辞职。

06工作

轩的工作也是一波三折,今年6月份快毕业了,才定下来,是上海的一家私企,不过还算不错,赶上了上海的落户政策,如今孩子已经落户上海,确实在上海工作,离家远,上海的房价高,我们这样的家庭,买房确实够不着,但是我还是希望孩子在大城市闯闯。

垚是今年10月份辞职的,这两年参加了几次公务员考试,都是没有达到面试分数线,上周去天津参加了一次面试,感觉不错,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没有应聘成功。昨天垚妈说,孩子想去天津自己再找找工作,但是她没同意,最后孩子找了一个在家可以做的工作,说是每天100元,转正后每天170元。

昨晚我和老公聊起这件事,老公说:“要是我,我就让孩子去天津闯闯,哪怕闯不出来个啥,也见见市面。有啥不放心的,总在父母身边就是好了呀,现在这个工作,接触社会更少,不行,与社会脱节了。”

其实关于轩落户上海,发小他们也说,大老远的,在唐山至少还能给孩子买套房,现在你们两口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上海的房。

我的观点是,现在先租房,至少让孩子先在大城市锻炼一下,毕竟大城市机会多,再说现在上海推出了好多对大学生的政策,也许慢慢就有其他机会呢,对于孩子留上海这件事,我不后悔。尤其是今年4月份,我们一家三口在上海玩了几天,我更是从心里希望孩子工作在大城市。

其实还有还多事情,还没写,就是昨天听说垚这工作,现在弄成了这样子,感觉本来的一手好牌,打的有些凌乱,家长不舍得放手,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虽然以后得路很长,但是关键的几截点很重要。

写的有些七零八落,只是大概描述了关于两个孩子成长历程的一个对比吧,本来垚一直都特别优秀,前途也应该更好,我作为旁观者,有些惋惜。也许很多情况是暂时的,只是个人观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