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在某公众号上读到的文字,今天突然长了脚从脑海里跑了出来。不过,细细品尝居然倒品出了美酒的味道,也罢,那今天就姑且把这美酒拿出来与君共赏吧!
那段话叙述了一段路人和物理学家之间的对白,大致是这样的:
路人问道:“你为什么要研究物理啊?物理看起来什么用都没有。”
物理学家微微一笑:“你问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那么反过来,我先问你:我有一条口吐着无色无温的火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龙,和压根没有这条龙有什么区别呢?”
事实上,这段对白到这里就结束了。路人没有回答,也没有苦思冥想或者暴躁如雷,所有的事情都停在了物理学家的提问上。当然,作为读者你有理由说这段文字是我编的,也有理由就此把我批判一番,说我捏造事实等等。但是,如果静下心来体会一下这段文字,你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段文字中的“路人”和物理学家口中的“龙”,都有着十分相似的性质——既,一种“被声称存在,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对此进行证明”的存在。
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存在,但又无法证明它存在,那么讨论这个东西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这个东西而言,它在或者不在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在这里,我们需要退一步,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然后再回过头来探讨这两个拗口的问题:
- 讨论这个物体存在与否没有意义,于是乎停止讨论。
- 讨论这个物体存在与否具备意义。于此,我们又能延伸出以下的两个小点:
1.论证出现了差错。
2.经过正确的讨论和验证,这个物体确实存在/不存在。
让我们挨个儿来探讨吧!
如果我们单纯的认为这种讨论没有意义,因此便停止讨论,那么会发生什么?答案是:什么都不会发生。这就好比你在地铁里站着,突然被一滴从天而降的水打中,如果不去究其来源,那确实不会对你的产生什么影响——因为你不会因此而损失一大笔钱,或者掉光头发,或者被打倒瘫痪——不会的,这滴水和这个讨论一样,对我们的意义过于微小,以至于根本不会影响到生活中哪怕一丁点儿。生活会像火车一样将这个问题碾压过去,然后维持笔直向前的轨迹。
那么,如果我们脑袋抽风,突然开始刨根问底呢?这次又会发生什么呢?
假设我们是个完完全全的倒霉蛋,被别人找出了自己的“该物体存在”论证的漏洞,那么学术堆里因此就会多一篇没有什么卵用的稿子。我们可以因此想象到这样一个场景:后人会在某一天从成堆的稿件中把它拿出来,指着它笑一笑——“看,这个倒霉的家伙。”——好吧,这么说来可能会有些残忍,但是这正是大堆物理学家正在做的事情——论证,然后推翻,然后重新论证,然后再推翻——看起来毫无意义,不是吗?但是,我们要想到的是,每一次失败的论证都会化作整个学术界通向成功的垫脚石。一个失败的论证,也会尤其相应的参考价值。
再进一步,如果我们就是那个万里挑一的幸运儿呢?如果我们成功的证明了他的存在/不存在呢?看看四周,这就是“证明其存在/不存在的价值”:因为知道了电子的存在,我们才能使用电器,因为知道光的偏振性质,我们才能看立体电影。因此,一个成功的关于存在/不存在的论证,其价值往往无法估量。
好的,那我们现在就可以重新回到那个物理学家诡异的言论上来,然后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去疯狂幻想一下那条龙的事迹。
如果我有这么一条温顺的龙,我应该怎么去论证他的存在呢?
首先,因为我们不知道它食肉还是食素,所以我们要先想办法把它和兔子或者庄稼关到一栋玻璃屋子里,然后泡一杯茶在远处静静地等。因为龙属于动物,一定要摄入营养,因此如果过了两天发现兔子死了或者庄稼不见了,那就可以确定这条龙的存在。
那么,论证了他的存在之后又能干什么呢?
很简单,想办法驯服它,然后就可以教他做各种事情——比如化作一阵风把桌上的信带给远方的亲人,或者让他潜入国家机关去偷情报,或者那它来做各种实验。
而这些,都是早早放弃论证它存在与否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