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留言
20170416 预告 你认真定义过什么是“知识吗”?
人们最先是对一个现象进行观察,并给出自己的一个假设,在假设经过现实和实验检验过之后,形成知识。
开始行动最重要。一切真正的学习,都是发生在行动中。
根据选择内容的输入方式这篇文章的实践,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能被调用的感官是最多的,收到的反馈自己也是最能清晰感受到的。并且通过关照自己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就可以知道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20170417 知识究竟是什么?
那些在我们决策的时候,可以作为我们决策依据的信息,是知识。并且这个知识在长期来看,都是能帮助我们决策的。
文章着重讲了三个点
- 知识是能够在我们决策的时候,提供依据的信息
- 知识的长期,短期维度
- 更多的知识节点,才有更大的可能建立“融会贯通”的连接
看到笑来老师对于“知识”的定义,让我更加理解了“清晰,准确,必要”的含义。
把一个概念真正定义的准确,可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比如“知识”,笑来老师就是从两个方向去定义的。
A是什么?
- 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 带来更好的结果
- 信息
A是B,而B不全都是A,需要给B加上条件
所谓的知识,最终只不过是一些信息,然而它们也不是任何信息。
信息
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更有可能为我们带更好的结果
清晰的定义出来的概念,这样定义出来的概念可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有用,长期,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 逻辑学
- 概率统计
- 英语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有些人脑子里只有一堆砖头——当然,有些人更惨,他们脑子里只有零星的几块砖头碎片而已,另外一些人脑子里有一栋房子,还有一些人脑子里有高楼大厦,更有一些人的脑子里有一座城市....”
我要做一个用概念搭建的房子
*零星的几块砖头碎片
*一栋房子
*高楼大厦
*一整个城市
这是五十二周的概念,现在应该能够一堵墙了。恩,离高楼大厦,整座城市还有很远,但至少有的不再是一些碎石块了。
1:
如果时间维度一遍我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 天:工作任务,成长计划
- 月
- 年
- 7年
- 三十岁前(30年)
- 退休后(60年)
- 一辈子(大约80年)
- 一个世纪()
- 秦帝国()
- 人类文明()
- 一个地质时期()
- 大陆漂移()
- 地球的形成()
- 银河系形成
- 大爆炸
- 时间的起点
不同的时间长度上,看到的不同的重点。
2:
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
我需要罗列出所有的构建操作系统的概念,并把已有的联系连接在一起,思考这个概念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GI 概念集合
3:
遇到一个新概念,把它放在概念漏斗里——有用,长期,有繁殖能力。当这个概念从漏斗中过一遍之后,看还能有什么东西留下来。
知识漏斗的构建参阅GI 知识漏斗
4:
把经济学中的规律类比到了个人成长上,物品的价值是由供需决定,把自己能够提供的技能也当做一种物品,那么我提供的技能是否是必需的,就成了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
20170418 问答01 别再苦哈哈地“学知识”了
有人说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显然不是最好的方式,那么你得告诉我你认为的比较好的方式是什么?
做某件事之前先赋予其重大的意义,或是多重重大的意义。
如何给我当前所做的这件事情赋予积极的意义。
这是我写书的基础,我将来必然会写一本关于自己成长的书籍,而这本书籍必定会因为他能给予读者改变,而会变得畅销。
每篇留言都是写作的前期的准备工作
20170419 问答02 你有机会变得更好
201704120 问答03 真正的知识才能改变你的命运
学习就要学习系统化的知识。
“碎片化”是一个形容词,也经常被人提起,一般都是用于讨论碎片化的时间,比如通勤,午休,或者等电梯...
可能存在的一种说法就是“碎片化的时间,是学习不到东西的”
20170421 我们重新认识了“知识”
知识和选择是两个概念,却可以通过“知识是添加了筛选条件的信息”和“选择就是添加筛选条件”联系起来。知识是选择有用,长期,能够繁殖的信息。
如果能够对一个概念能够做一个清晰的定义,那么这个概念的定义其实是可以指导行动的。
在一个概念上能够添加最多多少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