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在翻朋友圈的时候,发现自己未查阅的信息积累了很多,出于习惯,我将所有的未查看的信息逐一点开,看也未看,然后全部关闭。
微信上大量的信息都来自很多的微信群,这些微信群里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不但占据着手机的存储空间,还撩拨着原本安静的心灵。
粗略的数了一下,我微信上加了的各种各样的群不下三十个。
有的是主动加入的,有的是被动加入的。
有的是关于投资理财的。
有的是关于提高写作水平的。
有的是关于婚姻育儿的。
有的是专门抢红包的群。
……
当初主动加入一些群,也是抱着一些学习提高的想法,在刚开始的时候,也确实每天都会打开这些群,看看群里的信息,但时间长了,发现这些群里面发的东西要么是一些垃圾广告,要么是群成员之间无聊的对侃,实在没有任何的意思,以后索性不再去看。
还记得以前被一个同学拉进了一个高中同学群。刚进群的时候,群里面的气氛非常的活跃,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的异常热烈,同学之情溢于屏幕,一时间将人的思绪拉到了美好的高中时代,曾经学生时代的一些暖暖的画面不经意间又浮现在了眼前。
每个人好像都有说不完的话,直到晚上十二点,群里面的热度未曾有一丝的减弱,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我不得已将微信调成静音,在不舍中强迫自己睡去。
这样的热度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群里面不再那么的活跃了,直到现在群里面当有人发一条询问信息时,有时候搁上几天也不见有人回答。
后来听一个同学说,他发现同学群其实是很势力的,群里面经常聊天的都是上学那会关系好的,上学那会关系不好的,在群里面也基本上都不聊。
对于同学的说法,我也是深有同感。
所有当初主动加的和被动加的群,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了味道。
投资的群里面不谈投资了,里面的内容都成了各类App的广告。
谈写作的群里面不谈写作了,成了一些愤青发泄不满的阵地。
婚姻育儿的群不再谈婚姻育儿,犹如一个集市,里面都是推销产品的。
红包群里面再也不见红包了,却变成了色情泛滥的平台。
同学群里面也没有了沟通,却时不时的会发一些不太靠谱的广告。
……
当所有的群失去了它在创建之初所要承载的责任和要传递的信息时,它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
在经过一番梳理和过滤之后,我将所有在近三个月之内没有翻看过的群全部退了。
退了群之后,我随之在朋友圈发了一跳留言:“一下子退了好多个微信群,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
很快便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留言,他们都表示支持我的做法。
微信群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信息获取的渠道,渠道就像路一样,但是路多了就容易迷路,你不知道该往哪走,最终半信半疑的走上一条路,或者站在原地犹豫不决。
当一个群已经不能带给我们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时,反倒成为心里的一种负担时,它的存在便没有了任何意义。
“退”还是“不退”,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