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大般若经》四十三卷中,这段文字该如何断句?
答:个人断句如下,仅供参考。
——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观.一切法.常无。常相.不可得,乐苦相.不可得,无相.有相.不可得,净.不净相.不可得,空.不空相.不可得,无相.有相.相.不可得,无愿(相).有愿相.不可得,寂静(相).不寂静相.不可得,远离(相).不远离相.不可得。虽以.无所得.为方便,而常不舍.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无所著,精进波罗蜜多。
——注1:有关断句所判之名词和语法,大略如下:“无相.有相”.相、“一切智.智”心、“一切智.智”相、“作意.善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作意.善现”、“以”“应.‘一切智.智’”心、“观”“一切法.常无”。
——注2:《佛教辞典》中解释:一切智智:一切智中智,亦即佛智。
——注2-1:一切智,已经是一个名词了。但是,一切智,依然是一个可以落入的相,所以,于其之上,再起智观,故名“一切智.智”。而凡有“观”,即有“心-境”之别,故称“一切智.智”心,观“一切法.无常”。“一切法”,即“一切智”,离“一切法”无“一切智”;能观“一切法.无常”,名为“一切智.智”。此是如实知的体验,上述只是逻辑推理,令意识理解之,而实证中,“一切智智”,即是直心,即是圆觉,即是清净心,无一丝一毫言语、拟议,是一切妄觉之前提、之底本、之不离不弃、之非感觉非所觉,即是智,心本身。
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中的“应”我理解的是“感应”,也是“观”的意思。自心所感应(观)的万法无所谓净不净空不空……。“而生其心”的“生”是“发生”“显示”的意思。全句我是这样理解的:随缘感应万法,这个心就是这样显示的。
答:“应”是“随缘感应”就是“循业显示”的意思
——从凡夫的角度看,应,就是随缘感应,没有问题。若不随缘,则无感应。但,佛不需随缘,是直接起“应”,所以叫做“应心”。“随缘”,意味着“跟随”“前缘”,而“前缘”,对于后起的“应心”而言,已经成了“境界”而并非是“应心”所成。因此,可能这里有一个非常细微的差别。这也就是楞严中佛陀所说的用“直心”“酬答”,“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意思是,不用搭桥,自己直接就在彼岸了。所以,“观一切法无常”,是“直心”,这个“直心”不借“诸缘”,直接如实体验、如实感应。
问:请问达摩《二入四行观》中讲“随缘行”与“随缘应感”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是不是一样的?
——随缘行,众生无我,皆缘业转,苦乐齐受。若受胜报荣誉之事,皆是过去宿因之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八风不动,冥顺于道,谓之随缘行。
答:1. 随缘行,是指自己的“行为”。二入四观行,这整篇说的,都是对自己整体“行为”的一个管控。随缘行,是说,对于自己遭遇到的顺境,内心不要起得意忘形、贡高我慢的心态,行为上不要恣意妄为,洋洋自得;前面讲“报冤行”,即是对于自己遭遇到的逆境,内心不要起毁怨憎恨、一心报复的心态,行为上不要抗拒反对,激烈对抗。这两种行,是说的整体状况。
2. 随缘感应,是指内心根据前缘所得境界,而后内心所起的直接体验、直接感受,相对于“随缘行”指向认知观点、整体行为而言,更细小、更直接、更精准。
3. 大乘法讲述“观心”的实修法门时,尤其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实操观行方法时,我认为,应该是直接指向更为精微、深细的心念之观。开经偈讲“无上甚深微妙法”,是在直指内心当下一念体会的如实感知。若当下一念得以正智现观、作意善现,能于一念之中,观见当下一切法无常,就是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之法了;而只要做到再多持续、延续1秒、2秒、5秒……1分钟、5分钟、半个小时、乃至于二十四小时,便成为“精进波罗蜜多”了。所以,大般若经中所讲,是于一念精微之中,能于自心正智现观,在这一念之上进行的“一切法无常”观。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