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种缘,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得不到,而期待的灿烂也许会在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这份好的心态来源于内心的平和,来源于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只要自己能保持住一份平和,守住一份淡泊,给自己一个的境界,别人怎能轻易介入,又怎能打扰了自己的平和?
但守住一份淡泊又谈何容易。
三国的时候,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有位名士叫彭羕。他相貌堂堂,但性情非常高傲,瞧不起沉默的大多数人,因此和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
当刘备从葭萌关进攻益州时,彭羕去谒见庞统,得到了庞统的赏识,而法正也向刘备举荐他。庞统、法正都是三国时代公认的智谋之士,他们欣赏彭羕,说明这个人确实有两把刷子。
之后,彭羕比较好地完成了刘备交给他的一些任务,因此刘备对他渐渐器重起来。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众人的伙食成了个大问题,刘备发现自己竟然还没有根据地。于是,刘备就在大舅子孙权身边软磨硬泡,终于让孙权受不了把荆州"借"给了他。
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对孙权说:"都是一家人了,还分什么你的我的!"于是就自作主张地把荆州划到了自己的地盘里。面对这个无赖妹夫,孙权碍于妹妹的情面,也不好发作,就随他去了。
有了自己的大本营,刘备大赏群臣,也封了彭羕一个相当于州刺史助理的官位。彭羕突然之间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一个州刺史助理,也跟他的主子刘备一样,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之情。
军师诸葛亮一看就感觉很不爽:我堂堂军师都得谨言慎行,唯恐被人揪住小辫子,你一个……真是小人得志!因此,他向刘备汇报说:"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提醒刘备要注意彭羕的言行,经过一番考察,刘备也认为彭羕的才德确实不能和其职位相称,于是就将他贬为江阳太守。
得知自己被贬了官,彭羕马上跑到驻扎在边地的大将马超那里发泄自己的委屈。几杯酒下肚,彭羕便毫不顾忌地大骂起刘备来:"这个老家伙是不是因为快进棺材,老得神志不清了?居然对我这样!等着瞧吧,我会给他好看的!"
一个中层干部,在被老板批评降职后,居然这样出言不逊,这在封建社会,已经是死罪了。彭羕还对马超说:"小马哥,你主外,我主内,夺取天下也是易如反掌啊!"公开劝自己的同僚一块儿造反。
马超可不像彭羕那么傻,他立马向刘备打了小报告。刘备闻听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彭羕抓起来,投入监牢待审。进了铁窗之后,彭羕一下子酒醒了,但嫁出去的闺女,说出去的话,再说什么都晚了,两行铁窗泪汩汩流了下来。
刘备向诸葛亮征询意见,这个彭羕是不是真的打算造反?诸葛亮心里清楚得很,彭羕虽然"志大难安",但充其量也就是吹吹牛皮、发发牢骚而已,真要他造反,一来没那个条件,二来他也没那个本事。
因此诸葛亮给他下了终审判词:"羕虽狂士,然留之久必生祸。"意思是说,这个彭羕不过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人罢了,没什么大罪;但我们还是要把他清理出革命队伍,免得让他这一粒老鼠屎坏了一整锅汤。于是,彭羕就像后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沙俄革命者一样,被放逐出了"天府之国"。
得意的人,总夹不住自己的尾巴,时不时地把它翘起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但他不知道,当领导脸上乌云密布的时候,这根"避雷针"就是一段"导火索",没准就会把所有的怒气、怨气导到自己身上,做人哪能老那么"风和日丽"呢!
失意的人,总有一肚子的委屈、怨气,这委屈、怨气憋着可不舒服,总想找个知音诉诉苦。这本是人情常理,但如果找错了发泄的对象,结果可能就是彻底没气儿了。这就不值得了。
一个人不能有傲气,至少不能无所顾忌地表露自己的傲气。傲气的人是不受欢迎的,甚至还可能招致别人的妒忌,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尤其是当自己并不如原来想象的那么不可替代时,是很可能被自己的上司牺牲掉的。
一个人更不能有怨气。抱怨非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可能暴露更多问题。在人们心目中,怨天尤人表示心智浅薄、缺乏自信,没有独立面对困难和逆境的勇气。向自己的同事发牢骚更糟糕,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传十、十传百,说出口的话总有一天会传到牢骚对象的耳朵里。
失意不快口,得意不快心。或者说得比较文艺一点: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得意而能淡然的人,必定是曾经沧海、见过世面、几经荣辱了的人。一个人刚出山门,初试牛刀便爽,那么便会有成就感,难免会沾沾自喜。如果是小人得志,则会趾高气扬。只有经过反复得意和失意之人,才能悟出淡然之味。
失意则是对人的意志和品格的严酷考验。没有经历过失意的人,心理是脆弱的,性格是软弱的。不然,人们怎么会把"少年得志"称为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一呢?能从失意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已不容易;能达到坦然之境,已非常人能及。
其实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会过去,有什么好惊、喜、悲、叹的呢?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不能反抗,就学着享受吧。
弹指百年成一瞬,几多惆怅化无言。于万千世事,于繁华深处,总是觉得身不由己,总是觉得力不可及。多少事物,并不是符合想象的,淡然心性,浅笑相安。
行走的风景里,多少梦想已渐渐湮灭,多少挂牵已渐渐斑驳。或许,冥冥之中,一切皆是天意,或许,于此一世,早已注定。所有悲喜,愁苦,都在轮回绽放,才沉淀下红尘漂浮里的缕缕淡泊,心素如简,清雅芬芳。
一辈子,有多长,无法知晓;一场缘,有多久,无从明了。一份情,一段缘,如同一束烟花,蓦然划破整个夜空的宁静,随着一道优美的弧线,空中出现了璀璨与斑斓,却又在回眸转瞬之间回归于无尽暗夜。一场烟花的落幕,似乎让人莫名失落,似乎让人失去了可以抚慰心灵的那份依靠。
其实,风华绝代,不过是一指流沙;苍老岁月,终究归于一段年华。生命中再辉煌的成功也会匆匆成为过往,再精彩的演出也会谢幕,再深刻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而淡忘。人可以不成熟,不成名,甚至可以不成功,但是不可以不成长!一次成长比什么都有意义,成长是生命的犒赏,成长是最为健康的力量。因为人生,是一棵长满无限可能的树,生命的芬芳,总会在风风雨雨的成长中如约而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诸多的猜不透,想不尽,放不下,都是红尘里的镜中花,水中月,挥不去的是岁月荏苒已过往。待到繁华落尽,只余回忆。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满随天外云卷云舒。以一颗如莲的心,去关爱,去感受百味的生活。
一路上,有多少无言的叹息与惆怅?有些话,不用多说,懂的人,自然会懂;有些事,不用多做,彼此也会明白。浅浅相遇,深深相思。相逢是缘,离别也是天意。万事顺其自然即好,别太强求,别太隐忍,也别太累。
岁月轻浅,途中诸多美丽,诸多精彩,在匆匆忙忙的脚步中总会错过。一抹流风,清朗爽直,在艰难中,依然诠释着生命的美丽。平平凡凡的生活才最为真实。感恩父母给予生命,感谢生活给予的一切。做最简单,最自然的,最真实的自己,也不用再掩饰。
一生一世,不过如此。寸寸之心,既然装得下清风,装得下大地,也可以放开一切的一切,守一生的淡然,平淡意蕴。不必因琐碎之事而烦忧,也不必因为错过一场花事而落寞。多存一份美好,感受世事,感受着春风,轻拂过夏荷,于秋水潋滟之中,掬一捧冬雪的纯洁。原来,内心深处一直浓浓眷恋的也是平凡的生活。
婉约一份清雅,默守一份宁静。淡然心性,浅笑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