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苦,自己加糖——《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读后

内容概要

    《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小说鲁迅采用了独白的形式,描述了主人翁为了维持生活向润笔颇丰的幸福月报社投稿,在写作构思时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最后被现实的生活打败,一个字也写不出,扔掉了只写了一行题目的稿纸。

创作背景

      小说写于1924年2月18日,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妇女杂志》发起过《我之理想的配偶》征文,《晨钟副镌》也组织过“爱情定则”的讨论,广大人民群众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行为显得十分可笑。

      青年作家许钦文因看到“理想的配偶”的征文启事,便写了一篇小说《理想的伴侣》来讥讽那些“黄金色的好梦”。鲁迅对此十分赞赏,也产生了写这方面内容的念头,于是模仿了许的讽刺笔法,写了这篇小说。

写作手法:对比、夸张讽刺

      全篇用夸张的对比的手法,把经济拮据的现实和作者虚构的梦幻,在可笑中把讽刺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理想和现实的创作意图进行对比。

      主人公认为,“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艺术。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艺术家。”然而,“须得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了。”

      通过理想和现实进行对比,表现出了主人公为现实妥协,不得不违心地创作。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作品范围,现在的青年的脑里的大问题是?……大概很不少,或者有许多是恋爱、婚姻、家庭之类罢。

      其次,是主人公虚构的环境和当时中国的环境进行对比。虚构的环境中必须有一个可容纳幸福的地方,而现实没有。

      接着,虚构的幸福家庭和主人公的家庭做了强烈对此。

      为了迎合资产阶级的趣味,开始虚构自己并不知道的资产阶级生活。“西洋留学生”夫妇,都爱看《理想之良人》,热爱文艺,且不嘈杂;有单放白菜的杂物间;没有孩子,幸福地过二人世界;他们两人同时捏起筷子,指着碗沿,笑迷迷的说着洋文,你看我,我看你,共同食用“龙虎斗”;房间里……

      而主人公的家庭呢?窗外劈柴的议价声,白菜的堆砌,妻子的算账声,女儿的哭声……

      最后主人公在安慰女儿看到五年前妻子的轮廓时,突然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随即粗暴的抓起那绿格纸来揉了揉,又展开来给女儿拭去了眼泪和鼻涕。

勇敢面对生活的苦难

      文中的资产阶级大肆宣扬自认的“美好”,把一些彷徨、穷途末路的知识分子带入了歧途,羡慕资产阶级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生活的苦难,我们要生出敢于面对的勇气,才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不要被表象迷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阳光明媚的冬日早上,我取出这本搁置许久的《蛇岛》,正襟危坐而读,虽然每晚睡前都会把床头的书翻上几页,但还是想给自己...
    小六六m阅读 3,690评论 2 10
  • 成年人的世界里,除了快乐是假的,钱难挣是真的,心难交是真的,无助是真的,迷茫是真的,回头一看没人依靠也是真...
    Jenny小朋友阅读 3,247评论 0 2
  • 生活很苦,自己加糖。看到这个句子,我的心抽动了一下,我想,这就是被触动吧。我们呱呱落地时,都是以大声啼哭来昭告...
    若茗2023阅读 6,384评论 1 4
  • 1、出差多日的领导总算来公司了,发现每次只要领导在公司,正常的下班时间就会被延迟。没娃前,这压根不算事儿,有了娃,...
    斗志满满的白杨1阅读 1,384评论 0 1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8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