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与成长

      修心,早在古文中就有记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修心,在现实中也有反应,佛、道中皆有提到;修心,在我们身上也有发生,成长便是如此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学艺的地方便是斜月三星洞,化成汉字便是“心”。心,乃是七情六欲的根本,一切活动皆围绕心展开,景由心生,心态的改变,一个人的能力,磁场乃至气运都会有所改变。孙悟空便是在练功中找到心,找到自我,成为自我。往后离别之时,菩提曾说:“到外面不要说你是我的弟子。”因为孙悟空的师傅就是自己,从始至终,菩提并未教他,一切都是他自己,自然无法说出口。

      这是古代的修心。

      而在现代,修心看似虚无缥缈,却也有迹可循。

      道教、佛教乃是两大教派,各有各的风格,且截然不同,但在我看来,两个教派之间有着严密的联系。

      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奉善行,道教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两者看似毫不相干,但中心却是两个字“修心”,道教与佛教只是修心的两种不同表现,但目标是一样的,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最关键的是你找不找得到。道教与佛教的正统传人,皆是心性平和,心胸宽广之人,他们的罗马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只是走了不同的道路,仅此而已。

        但这是很高层次的,我们几乎无法接触,并不会太过相信,但同时修心也在我们身上发生。

        人生路漫漫,我们的每一次成长与蜕变,皆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我们解开了心结,在痛苦中磨练自我,自然而然的我们便突破了自我,成长了起来。

      在低谷时,我们身处黑暗,向往光明,却被困在茧里,怎能不憋屈,一次次的蓄力,想要突破这层茧,冲出黑暗,身处光明。我们在黑暗中成长,只为在最后一刻,破茧,成蝶!冲出茧房,骄傲地说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修心”这个词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小到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大到世界的走向,它,无处不在。

      但它总会祝福我们“修心伴成长,笑着向前走,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