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长春藤一样生命长青
惊悉桑梓著名书法家李老泽骏先生病逝的噩耗,心里一阵难以忍住的浓浓悲痛。人在南昌,杂务缠身,无暇亲临祭奠,只好以一炷心香遥祝李老在天之灵,一路走好!
我与李老的交往可谓远在1983年前,距今已过去40年了。虽然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师徒之交,但我对他的景慕却是比师徒更为虔诚与真挚。当时,我是一名刚从警校毕业分配到象湖派出所作户藉工作的新民警,因为职责所系,需要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基本情况,专业术语叫“五项六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等等,要一一详细记录在户藉日记上并熟记。初出茅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兴趣。同事知道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便告诉我你的辖区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李泽骏,可专程拜访求教,肯定会让你大有收获。听到这消息,心里头痒痒的。大约是夏天六七月间,我便骑上自行车,急匆匆往李老家奔去。记得李老当时住在肉联厂附近新建的砖房里,还未完全装修好。从所里到李老驻地,约有七八里路,因旧车不灵便,骑得我汗水涔涔。在房坪前搁好车子,急切来到李老家的厅堂门口,正在厅堂观看墙上悬挂的书法的他,赶紧迎上前,问我找他有什么事?我简要说明来意,特别讲了慕其书法之名的叩敬请教之情,尊称他李老师,他谦逊地摆摆手,请我先坐下来歇会儿,再谈公事。转身就找毛巾给我擦汗,还拿起桌上的茶壶为我倒了一杯凉开水。在聊完户藉相关事项后,我起身仔细端详起墙上的书法,乍看之下,便感觉一种沧桑古朴的气韵扑面而来,使人惊诧且惊叹,一眼就认出是李老的得意之作(因年代久远,遗憾记不起内容了)。我当即礼请李老不吝指教,他谦逊地摆摆手说:指教不敢,可交流一点心得体会。接着便很随意地转到书法学习上来。一般来说,写字练字不算书法,但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从写字到书法之境,会有一个艰辛涅槃的漫长过程。他说书法如人,美在骨不在皮。既要有人的共性,更要有由内溢外,富于灵魂内涵的个性,或说风格,自成一家,要能一瞥看出是不同寻常的这一个。这或许有天生禀赋元素,但关键靠后天的学习修炼,兼容并蓄,即学识涵养,积淀深了,便会养成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书法还如山中古藤,园中葡萄藤,与岁月共生共长,初时勃勃生机,苍翠欲滴,浑然有一股挣脱束缚的冲突劲,爆发力,然而随着岁月风霜的拷打钳锤,剥尽浮华,洗尽枝叶,铁骨硬朗,虬龙沉雄,呈高古朴雅之象。他讲他个人的感悟是要写出秋霜冬雪淬砺的铁骨之姿,深山老林静守的荊棘之节。并勉励我沉下劲多学多炼。听他一席话,可谓茅塞顿开,有大彻大悟之慨。品咂之间,再欣赏李老的作品,确有满纸烟云翻卷,古藤纵横,如老龙伸筋舒骨,内蕴贲张之气象,令我叹为观止,刻骨铭心!当时窃有拜师学艺之忱,但慑于年少与冒昧,只好打消念头,怀着满载而归的喜悦道谢告别。这些年,练习写字,积年已久,也涉猎结识诸多名帖方家,但如李老深邃的书法造诣,独创的书风品格,以及发自肺腑扶掖后生的拳拳之心,仍卓然鲜见。我每每想起都感动不已,深深折服。后来自己因为调到省城工作,失去了再次求教机会,引为大憾!但一面之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李老古意蓊郁、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之生命必将如常青藤一样青春不老,永垂不朽!
乐山人谨记
2023年5月17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