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正确复述】

有效沟通很多时候不像我们看起来那么容易。为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和理解模式,每次的沟通,表达者和接收者模式 ( 发送→编码→传递→解码→接受者)

    每个人的表达和接收模式都是靠长期累计获得的,而且深受环境的影响。



      发送者生成他的想法,“想明白”本来就不容易,“编码/传递/解码”的过程也不一定能协调无误地实现。就算接收“解码”正确,他还要把结果与现有知识体系融合,而且这也不一定能顺利完成。

      接收者接收“解码”不一定正确,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你的意思是......是吗?”

“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么?”

        如果对方表示没有问题交流可以继续下去,如果有疑问,对方肯定会调整叙述内容给你表述清楚。

        还有一种接受者会用这样的问法“那你的意思是......喽?”然后不等对方回应就立刻反驳,接受者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样的交谈就到此为止,违反了交流原则的交流没有必要浪费力气。



      生活中这种无意义的交谈天天都在发生,为了有效沟通,必须做一个优秀的接受者,然后设置一个合理的验收机智,确保你听到的和表达者说的内容是一致的。这样才有深入讨论的可能,现在开始学做一个会反馈的接受者是了解别人世界的钥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