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写出好故事:人物对话》读书笔记 第一章(7)

第一章 释放内在的声音——对话的目的

传达主题

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写道:“对我来说,似乎每一本书——至少每一本值得一读的书——都是关于某种东西的。”这某种东西更易被人们称作主题。你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你想让故事向读者传达什么?主题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故事的冲突和解决。

我们需要用各种细节将主题编织进故事之中,让其不时地闪现,以展示故事的全部内涵。对话无疑是一种可以让全部内容显现出来的元素。如果你能不露痕迹地把主题融入对话之中,那么读者将会以一种不同于叙述的方式,听到这一主题。

我们来看一下《亲情无价》。作者安娜·昆德兰在这部小说中用娴熟的技法就“某种东西”展开创作,使主题贯穿于故事的叙述之中。至故事的结尾,埃伦因母亲被谋杀而站在证人席上,作者用对话再现了主题。检察官问她是否爱自己的母亲。下面是她的回答:

“简单地回答,是的。但谈论自己的母亲,这种说法太简单了。那绝不仅仅是爱——那是,是一切,不是吗?”似乎所有人都会点头认可。“当有人问你,你来自哪里,答案就是母亲。”这时,我的双手交叉在胸前,穿蓝色套装的女士转动着戒指。“当你的母亲不在了,你的过去就遗失了。这是远非爱所能表达的。即使爱不在了,那也比你生命中其他东西要重要得多。我的确爱我的母亲,但直到她不在了,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爱她。”

这不是完整的主题,但无疑是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埃伦说出这些话时,读者非常清楚她在谈论什么,因为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共通的主题。相较于用枯燥的、阐释性的长篇大论去传达主题,对话这种方式不仅更快捷有效,而且更能激起读者的情感,让他们产生更坦诚、私密之感。当然,你需要小心,不要仅为了让读者得到你的信息就让人物进行道德上的说教。如果你想在书中传达一种哲理或观点,那么让你笔下的人物来探讨这一观点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在其他场景中,主题通过其他各种方式融入了故事,那么在任何一个场景之中,人物有关主题的对话都会显得很自然。用对话将故事的主题传达给读者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