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一篇,做知识的传播者,第246篇。
【好书推荐】听樊登讲《次弟花开》
【推荐理由】能把佛法讲非常透彻,而且文字像诗一样优美。
【解决问题】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是随便翻开一页,读下去就好,都有心灵的收获。
【主要内容】
一、认识苦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类:苦苦、变苦和行苦。
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叫做苦苦;
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因为其本质为痛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这叫变苦;
陷于轮回中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被种种烦恼束缚,这叫行苦。
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
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二、克服恐惧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
熟悉无常令我们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义。
三、人身难得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
佛经上说,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广阔的海洋上,漂浮着一根木轭,上有小孔,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龟浮出海面把头刚好撞进小孔中的几率,比我们获得人身的几率还大。
若善用此人身,即身即可解脱。
四、安乐
放下执着就会安乐。
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其实,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
注意观察你的各种情绪,能够帮你安住在负面情绪中,而不是压制它,这能帮我们培养菩提心。
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五、自律
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须做到自律。
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所谓的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
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中。
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
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
六、皈依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
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
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时,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
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
七、出离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就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为什么修行不能持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答案就在于我们把生活抓得太紧。
生活就像我们手中握着的沙,抓得越紧流得越快。所以,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八、菩提心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
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
九、六度
六度,梵语称六波罗蜜,意为“渡到彼岸”。
布施: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我们通过布施来破除自己的贪爱和执着,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这回事,也就没有必要居高临下沾沾自喜,或为布施的结果牵肠挂肚。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布施。
持戒: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戒律指适当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忍辱: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适应,任何可能性都能接受。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
精进: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就一辈子欢欢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禅定:禅定是舍弃散乱。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安住,能不离清醒的觉知,则一切行为都可以是禅定。
智慧: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它比较接近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
结 语
修行对你来说,是次第而行,是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饭、睡觉那样。
【学习收获】欢迎书友分享自己学习这本书的收获。
樊登老师讲的更精彩,想听《次弟花开》,请扫码免费试听七天。
扫码听樊登,胜读十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