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云,人生八大苦乃“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分离、求不得、五阴炽盛。”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疴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吓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哪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哪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佛言:人有二十难。难即不易做到的事。
分别是:一、贫穷布施难。
有个故事是说:有一对夫妻,宿世不肯布施,所以今生穷得连裤子都没有多一条穿的。两人只有一条裤子穿,轮流穿着出门去乞讨度日。
有一天,他家破房前来一比丘,站在门外化缘,久久不肯离去。这家穷人自身难保,已无物可施。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很久。后来这对穷夫妻心生惭愧,发心将这唯一的一条裤子从窗洞里递出来,布施给了这比丘。哪知这比丘却是一个现比丘相的证果罗汉。把这条裤子辗转供养给了释迦佛祖,佛祖接受了这供养。在这法会上,这对穷人所在国的国王也在场,当下心生惭愧,派人给这穷人家送去大量衣食。
这穷夫妻的布施得了现报,不久就发心皈依了佛陀。皈依时佛陀为其说法,使他们当即证得了初果。
这是说,不布施是贫穷的因,人越穷,就越要布施,才是改变命运的正确作法。
二、豪贵学道难。
有钱、有势的人,一切都能满足,很快乐、很自由,住的像皇宫,吃的很名贵,这样的人,要他修道,是很难的事。
三、弃命必死难。
有生就有死,人人最终都难免一死。但不想要命的人,却不一定能轻易死去。
四、得睹佛经难。
今生能得人身,能遇佛经,还能听人讲佛经佛法,这都是无量劫以前所种大善根的善报。这就叫“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五、生值佛世难。
有佛出世和有佛法在世,有法可学,有行可修,都是很幸运、很难得的。
六、忍色、忍欲难。
能忍色,忍欲,对境无心,有这忍力,是很不容易的。
七、见好不求难。
见到人所共求的好事,不去贪求,要做到这点也是很难的。
八、见辱不嗔难。
无缘无故受人不客气或被人侮辱打骂,而你能不生气,象没那回事似的。你若能做到,那就是过来人。
九、有势不临难。
虽有势力,但还是能尊重人,不随便欺负人,这就叫有势不临,这不容易,要能做到,是最好的。
十、触事无心难。
事来了,随缘处理,就是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这就叫无心,没执着心,妄想心。
十一、广学博究难。
广泛地学习,多多地研究。能做到也很不易。
十二、灭除我慢难。
人人都有一个我慢,灭除了,没有了,也是不容易的。
十三、不轻未学难。
对没学佛法和不懂佛法的人,不能轻慢。佛祖也常告戒弟子有四不可忽。
(1)火虽小不可忽。
(2)龙虽小不可忽。
(3)王子虽小不可忽。
(4)沙门虽小不可忽。
火能烧坏一切东西;龙是可以有神通变化的;王子将来是要做国王的;沙门将来是可以成佛的。
十四、心行平等难。
心行慈悲平等是很不易的,但学佛的人要学着去做。
十五、不说是非难。
人人多数都喜欢说是道非,若能做到不说,是一件很难的事。
十六、会善知识难。
修道人若不听善知识的话,任自己的性子而为,终必堕落,招致魔障。一定要亲近善知识,听其教化。
十七、见性学道难。
学道人要能明心见性,是很难的事。但一定要努力去实现。
十八、随缘度化难。
要做到随缘、随分地教化众生,也是很不易的。比如有缘,但不一定能有分。
十九、睹境不动难。
遇到境界不动心,而且还能转动境界,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二十、善解方便难。
能明白什么是方便法,并用它来教化众生,也是极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