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美妙经历,当你全身心的去完成某件事情,进入了一种全神贯注、不受打扰的状态时,甚至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到结束才发现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心流状态。
那什么是心流呢?如何获取心流呢?它对人生有什么指导意义吗?
我之前在不同场合听说过“心流”,当时总以为它只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当我真正看完《心流》一书,才恍然明白,心流绝不仅仅是提升效率而已,它是获取幸福的金钥匙。
001 什么是心流?心流【Flow】是幸福的代名词
要理解心流首先理解什么是“精神熵”: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导致内心失序,这就是精神熵。最可怕的是,精神熵是常态。而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也就是“心流”。
《心流》作者米哈里认为: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而幸福是全身心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程度,并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的状态。因此当我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是幸福的。
米哈里根据他的统计数据指出,54%的人可以在工作中获得心流,而只有18%的人在休闲中获得心流体验。所以在《庄子·庖丁解牛》中,庖丁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不用眼睛看而是通过全副身心感受刀的与牛的相对位置,然后快速的切割,这明显是进入了心流状态的。许多人有过经历,下班后回家累了刷手机,可是越玩手机越累,觉得很没意思,就是因为没有质量和放任的精神熵增,是没有办法带来心流体验的。
自然,不仅仅是工作,米哈里指出,我们在其他方面也是可以获取心流的,例如:
运动和健身/舞蹈/爱情/食物/思考/阅读诗歌/写作/阅读历史/研究科学或哲学问题
我在一个跑步社群里,大家经常分享自己的体能在不断进步的事实,这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此外就连听音乐也有心流体验的,《论语·述而篇》就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记录。而如果你吃东西可以吃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那种感觉,也就是“吃进去”了。
002 如何获取心流?
这里需要理解心流的关键词是“成长”,心流体验会使我们变得比过去更复杂,自我因此而成长。因此,首先必须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例如攀岩。下图解释了挑战性与技能水平的关系。
低技能水平&低挑战难度,则会产生冷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开始练习一样技能的时候并不愿意从基本功开始(拍球、画圆圈等),因为没有挑战就没有兴趣;
中等技能水平&低挑战难度,则会产生厌倦;
高技能水平&低挑战难度,则会产生放松;
低技能水平&高任务难度,则会产生焦虑;
高技能水平&高任务难度,才会产生心流(flow)。
既不是简单的重复产生厌烦,也不是受到极大的压力产生焦虑,去寻找给自己带来成长机会的心流通道,这是心流的关键。
其次,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全情投入。在全身心投入代码编写的时候,程序员也是很容易进入心流的。
第三和第四,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外科大夫往往不愿意去调去精神科,因为精神科的病人要花很多时间才见效,而外科医生一个手术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第五,掌控自如。玩过投篮或者微信“跳一跳”小游戏的都知道,发挥的特别好的时候掌控感是特别好的 。
第六,浑然忘我。当牛顿在做实验,错把手表当做鸡蛋煮的时候,就是浑然忘我的时候。
以上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快的进入心流状态。
003 追求人生的意义会获得整个生命的心流体验
作者认为为了让整个人生都有统一的心流体验,我们需要通过树立最终的目标建立内心秩序,而我们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则让人生充满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他的人生也充满了意义。
因此,心流的核心就是要学会追寻人生的意义,当我们有目标去建立内心的秩序时,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成为自己的主人翁,可以经常体验活在心流中的感觉。
- 写在最后 -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体验到无穷无尽的 “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