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从两山论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我们要一以贯之关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图之于未萌,虑之余未有。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止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准备。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来,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的抓好生态环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