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穀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此词颇具特色,深情绵眇,婉转凄恻,从男女两方抒写了别情。明李攀龙说:“轻风微雨,写出暮春景色。”又说:“按景缀情,最有余趣。谓笔能生花,信然!”(《草堂诗馀隽》卷二引)所谓“按景缀情”,就是在景物描写中缀人人物的别情。
“和天也瘦”句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来。但以瘦易老,却别有情味,明王世贞对此极为赞赏,他说:“词内‘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又‘天还知道,和天也瘦’,又‘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瘦字俱妙。”(《弇州山人词评》)它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多少个不眠夜,多少次辗转反侧,都包含在一“瘦”字中。
清沈祥龙说:“词当意余于辞,不可辞余于意。
(此文转载,略有删减,原作者:徐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