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就2021年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1、 认识不深刻
1、 责任主体认识不明确。部分中心学校分管领导、校园长觉得学校安全就是学生在学校内的学习、生活安全,出了校门,乘坐校车就跟学校、幼儿园关系不大,那都是校车公司和校车服务者的责任。忽略了学校、幼儿园作为使用校车对象对校车安全的主管责任。中心学校分管领导对属地管理责任认识欠缺,对属地学校幼儿园监管不到位,存在校车安全工作思想松懈,认识不深刻的现象。
2、 校车安全责任意识薄弱。2021年截至目前为止,教育局校车办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开展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政治工作,暴露出部分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校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校车安全维护监督流于形式、“三员”安全教育培训忽视应对、安全管理台账不完善,甚至存在未获取校车许可的校车、无线路许可的“黑校车”接送本校(本园)学生上下学。未全面履行学校、幼儿园责任主体对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职责。
2、 管理不到位
人员管理有漏洞。部分学校、幼儿园的校车服务者存在无准驾资质、随车照管员人车不一致,“三员”安全教育培训忽视应对。
车辆管理不细致。校车日常安全维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参与落实;校车内部安全设施检查督办工作不细致,自己学校配备的校车存在无校车准入手续、无线路许可的情况,未能在第一时间排查整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 制度不健全
中心学校、各小学幼儿园在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上不完善,档案资料存在应付了事的思想。制度、档案资料不按照要求一车一档、按时更新、流于表面。制度残缺、日常监管台账混乱,导致校车司乘人员、照管人员出现人车不一致现象。
为进一步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县校车安全稳定运营,提如下几点工作要求: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校车交通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的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前几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作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主管单位,各使用校车的校园长,要充分认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幼儿园作为使用校车的单位,应当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只能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提出单独要求、做出专门部署,从而确保责任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惩罚到位,切实履行中心学校、学校(幼儿园)的校车安全监管责任。
2、 落实责任、强化担当
落实好学校、校长园长对校车安全日常主管责任,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1、要全面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校长、园长责任。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本校师生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是本校交通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责任,确保师生安全。落实车主和驾驶员责任。车主和驾驶员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关法规,做到依法出车、依法驾驶,保证安全。
2、要齐抓共管,密切协作。学校要与公安部门配合协调,加大校车路上行车监管力度,坚决禁止拼装、报废和故障车辆上路,杜绝超载现象的发生。同时,完善学校周边公路和学校门口的交通安全设施,加强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和学校周边安全。
3、 完善机制、强化措施
一是要完善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建立学校和校车公司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常态化工作机制。对校车人员、车辆管理、运营道路状况等方面有计划、有方案、有目标严格进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及时排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校车安全运作。强化乡镇专班复查整改机制。各乡镇中心学校协调属地相关部门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高效、迅速、全面的开展再检查再整改。完善部门联合督查长效化机制。由县教育、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和应急管理部门联合抽查督查,协调解决、督办整改各中心学校、学校幼儿园、校车服务者、校车公司存在的难解决的顽固隐患、易忽略的盲区隐患、故意规避的“存心”隐患,严格、坚决共同发力解决好。依法依规不断完善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政治工作的三级管理机制。
二是要强化“三员”交通安全教育机制。学校要依法加强对学生及家长乘车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健全接送学生乘车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定点定时 上下车制度,进一步完善校车接送档案。家长们也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遵守交通安全,告诉孩子不乘坐黑车、拼装车和手续不齐全的不具备营运资格的车辆。
三是要严格执行校车安全责任追究制。各中心学校、小学、幼儿园要主动与教育局校车办、公安交警、交通部门积极沟通联系,明确接送车辆优先的原则,加强校车路上行车监管,在上下学期间对校车长年开展不定点抽查,发现违规现象,立即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总之,一句话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责任重大。我们在座的各位要以对广大师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切实担负起责任,认真抓好校车安全管理,为我县广大中小学生、幼儿创造一个安 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