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的学习+今天偶遇的感悟

今天起的很晚,快中午时偶然看到微信直播上有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个讲座直播,点进去看,刚一进去就被正在演讲的教授震惊了一下,逻辑很清晰,专业性很强,与我之前听过的任何一些讲座都不同,真的是在认认真真办,感觉讲的内容都很高质量,虽然与我现在考研确实无关,那个教授是从人脑结构与发展的角度,来谈现在人工智能领域诞生的一个新突破的智能机器人(ChatGPT)对我们人类的影响,他说人脑其实尚存很多智能未被开发,即便是爱因斯坦也没有被充分开发,然后说现在便捷式的学习方式,(如:上课有PPT不用记笔记,听网课有直播回放)让我们的学习越来越懒。后来又说新机器人ChatGPT的产生或许是人脑智能的又开发,这就让我们原本大脑开发水平只还停留在一楼的层次的智能,突然丝毫不费力气地跨越到了二楼。(中间还有关于大脑结构和心理学方面比较专业的词和话没有记下来)。由于我半途进去听,对这个教授讲的大体内容并不清楚,也只是说了只言片语。

但是,就是这个直播给我的感觉非常神奇,可以突然迎面感到那种学术圈的专业、庄重。挺喜欢的,感觉他们说话的语言语气,给人的整个气质都不一样。确实是自己见识太浅,之前总觉得学术讲座一类是那种特别无聊,说的有点太假大空,现在是第一次见原来讲座(其实就是一个学术沙龙)可以这么专业,这么吸引人,特别高质量,里面的每个教授都没有废话。或许是没接触过真正好的大学吧,真正好的大学里面,或者真正很权威很专业的教授专家的讲座其实很高质量,也很吸引人,是真的会引起一些思考,觉得很喜欢。这个讲座有回放,是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里面的,专题是“ChatGPT 与未来教育”沙龙。

后来看了一个阅读的讲座,感觉真的对我有些影响,总结一下。

1.容错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接受不同观点甚至是与自己完全相反观点的容纳程度,能够接受批评的能力,能够接纳自己(错误)的能力。容错能力越高的人越能接受别人的批判与建议,也越能接纳和善待自己,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小失误而天天责怪自己。

比如,自己开车时与别车发生了刮蹭,他不会说,哎呀我怎么那么开差,又把车刮了,而只是心态平淡地说,哦,有刮蹭了,回头去怎么怎么样解决一下,不会把这个太放在心上,因为自己的错误他是可以接受和容忍的。而容错能力越强的人,越容易使自己获得幸福和快乐。

2.阅读的几点方法建议

第一,带着目的和需求去读书,效率更高。

比如你要减肥,那你就可以读一本有关健康减肥的书,符合你当下需要,自然读的时候也更易投入。而不是要读一本文学类或经济学类的书(就是你不喜欢当下又不需要的书)。

第二,深度阅读,建立自己的阅读谱系,以书找书。

不要为了追求数量一味地泛泛而读,要真正读懂读透一本书,哪怕一年一本书也可以。

第三,多元化阅读,是增强创造力的门径。

会阅读的人会把一个人活成一个队伍。阅读的好书多了,脑中的思维模型便会增多,做事情想问题不会只靠以往自己惯有的那套观念思维模型办事,运用的思维模型越多,结论会越准。

ps1:易经的三个原则(层次):不易(世界上唯有变化本身是不会改变的),变易,简易(真正精通易经后看待事情的方法就会简易。)

PS2:如何挑选终生伴侣三点:一是这个人身上什么东西(品质)是永恒不变的,二是这个人遇到困难或者大的变故时会如何应对,三是这个人去繁就简的能力如何,他每次面临大事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套用了易经的思维模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四,修炼心流/专注力,提升阅读效率。

效率的基础就是专注力,一个人只有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事,他才能做的快并且质量高。提高阅读效率有三点:一是阅读前明确工作量(要读多书页书),二是进行必要的仪式感,让心静下来去读书(如喝杯茶,点香,沐浴等),三是要由易到难,一开始先读简单易上手的书,然后慢慢进阶晦涩难懂的书。(做事也如此,一开始先从简单的事上手,给大脑热身,然后慢慢做难做的事。

第五,警惕稀缺黑洞效应,做注意力的主人。

稀缺黑洞效应:人一旦得到特别稀缺(长期缺乏)的资源时,会报复性消费它,加快浪费它的速度。(比如你一天没有吃饭,肚子特别饿,这时你吃饭会比以往吃的更多,而且吃饱后,可能大脑还是停留在你之前那个饥饿的状态(大脑智力降低),所以你(身体)吃饱后可能还是会再吃一点,满足大脑的“吃饱”。且一个人若长期处于物资匮乏时,智力会降低。比如一个人工作很忙,下班没事后他就会刷抖音(挥霍/杀死着)自己的时间。因为工作使他的时间变成了稀缺资料,得到后便会报复性消费,我们要警惕,不要让注意力匮乏。

第六,激发内在动机,让阅读变成美好的事。

在做一件事情时,不要只追求着成功美好的结果(这个激励动机太弱)。要在做的过程的体验到过程的快乐和价值,学会享受过程的快乐,你才能拥有持续的做事动机和力量。

第七,使用费曼学习法,提升阅读记忆力。

把你所学到的内容讲给别人听;在讲的过程中你会查缺补漏,知道自己哪里没有搞懂/有欠缺的地方,把欠缺地方补足;再把所有的逻辑概念知识融会贯通,去繁就简。

第八,修炼庄子心法,让潜意识(内心精神)助你成为达人。

为什么你听了那么的道理还是活不好这一生,因为人们做事一般不依靠你听过的道理办事,而是不自觉地惯性地依靠着你的潜意识决策。比如你知道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但别人惹到你时你依然会特别生气。所以,要通过阅读/训练,改变自己的习性/潜意识/做事的方式法则。

ps: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真正翻译:我们学习是为了觉悟天道,提升认知,然后再用其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模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是件使自己内心愉悦的时。

第九,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有简单的生活方式和富足的内心世界。

读书之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个人要觉悟天道,先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基础),然后对人间大道日益减损(减损的是复杂的欲望,繁杂的生活方式,让自己越活越简单/富足)

第十,PS:本读书讲座的是一个作家午歌,之前没听过他。他是从小很喜欢读书,但是高考和工作都是理工科类,到了中年后又转行做了作家,出书。所以如果你真的热爱,真的坚持,你终会到达你喜欢的职业。热爱是挡不住的,不要抱怨自己走错了与热爱失之交臂,未来只要你肯坚持,只要你是一直热爱,还会有很多机会。另外,你可以知道你热爱的事,也是件非常开心和珍贵的事,因为很多人在世也是忙忙碌碌却迷迷茫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热爱的。至少是我现在,知道了自己其实喜欢学术,喜欢文学,喜欢文言文,诗词歌赋,喜欢写作。就慢慢努力吧,不要半途而废,坚持才是最可贵的。

(讲座是在台州图书馆公众号,专题:百万畅销书作家午歌:阅读力与个人写作)

ps3:前几天觉得世界上就没有好男生,原来是自己格局小了。感觉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品格好的又很有能力的男生,只是都只能在网上了解到。比如作家午歌,比如今天直播的教授,比如昨天看到的考研直播咨询的那个学长,特别是前两类,是真的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种气质,就是很稳重,但是说话待人又很温和,这种气质真的是我现实中几乎没有见到过的。总之是与我和我周围人的气质都很不相同,就是一眼可以感受到那种却是才是真的叫做“气质”。看来还是自己所处的层次太低,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努力够到更高的层次,遇到更好更优秀的人。

ps4:对世间要放下执念,才能真正活的通透,才能自己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这是我对《逍遥游》的理解。比如你长的美或者丑,胖或者瘦,你聪明或者笨拙,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你应该放下这些繁杂的人世间世俗的执念,真正追求内心的本我。

PS5:最后附《逍遥游》里的一段内容: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特别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句话,以前学时之后即便是翻译都是滚瓜烂熟但是读不懂里面的道理,现在才慢慢理解了,这就是,真正伟大又智慧的人他们都不会像世俗之人那样急急追求,想着建功立业,他们是真的做到了心中无所持,不被世俗价值观所困扰,真正享受着过程的快乐,真正内心充实而富足,专注于并努力于自己所热爱并认为有价值的事,至于所获得的名声也只是自然而然随之而来的而已。现在才慢慢理解原来庄子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