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 网络信息中心 图书馆 2020年6月15日
《走进生命科学丛书》是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里唯一一家科技类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分组组织编写,于2010年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广泛介绍了生命科学领域中各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良好结合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领悟生命科学的奥秘,了解21世纪生命科学和相关技术可能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丛书现陈列于厚德楼二楼学生阅览室,共四册,欢迎老师们向学生推荐借阅。
《生命的起源》
现代科学认为,生命的诞生是物质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大致顺序是:首先自然界中的无机物因化学反应自发产生了蛋白质,然后在各种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出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为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经过复杂的进化形成古猿,古猿最后进化成为人。
1961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地球诞生的早期从星际物质中得到了大量的有机物,从而埋下了生命起源的种子。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认为是彗星撞击地球导致了首批生物的出现。地球生命源自太空的说法正在不断获得新的支持。而人类现在热衷发展航天技术,准备未来遨游宇宙,其实也就是追求着生命的轨迹……
《生命的历程》
46亿年前,宇宙中的小行星互相撞击,形成了原始的地球。炽热的地球慢慢冷却,一场大雨下了几百万年,于是出现了大陆和海洋。随着宇宙中的尘埃及小星体的撞击,地球的体积不断增大……
大约在40亿年前,地球上只有岩石和水。缺氧的大气使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畅通无阻地射到地表,形成很高的温度。而紫外线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在大气和地表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使本只有无机物的地球表面出现了大量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又经过不断的化学变化,逐渐由简单有机物聚合成复杂有机物,出现了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这些蛋白质和核酸又在海水中慢慢储存聚集,经过数亿年的长期发展,终于出现了有自我复制功能的生命单体。
在地球生物圈内,同种生物在不同区域,又因不同外部自然环境存在着的气候、地理、地磁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产生了内因机制各异的进化,从而形成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史前生命探索》
人类不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从猿进化到人到现在也不过二三百万年。而在人类诞生之前,地球曾经历过怎样的变化?地球上的生命又因之有哪些生生灭灭和进化、遗存?
本书从寒武纪时期的“微生物”开始,介绍了迄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深海黑珊瑚、凶猛的食肉大型无脊椎动物奇虾、最低等的头足类动物鹦鹉螺、古杯动物、晓鼠、最古老的棘皮动物海百合、鱼类的祖先文昌鱼、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矛尾鱼、鱼石螈、“起死回生”的“活化石”——空棘鱼、辐鳍鱼类、旋齿鲨、甲胄鱼类、邓氏鱼、可呼吸空气的肺鱼、“水中熊猫”——鲟鱼、最古老的甲壳动物鲎、最原始典型溯河洄游性鱼类中华鲟、侏罗纪时期的巨型鱼类利兹鱼、两栖类的祖先总鳍鱼,坚头类两栖动物、海洋动物向陆栖动物的过渡——大鲵、神秘的“蚯蚓”、蛙化石,另类的龟、古老的鳄鱼、海生爬行动物、“空中霸主”——翼龙、长羽毛的恐龙、侏罗纪早期的双嵴龙、最大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腕龙、最具破坏力的暴龙、剑龙、蜥蜴和蛇,最早的飞行家——昆虫、鸟类祖先始祖鸟、鸟类中的“进步者”——朝阳鸟、不会飞的恐怖鸟,最古老的哺乳动物鸭嘴兽、有袋类动物、最早飞行的哺乳动物远古翔兽、昔日“霸王”象猛犸象、长有匕首牙的刃齿虎马、马的祖先始祖马、披毛犀、大角鹿……异常丰富,神奇有趣!
《生命活动的摇篮:细胞》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摇篮,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本书带领我们去认识细胞世界,从细胞的结构开始详细介绍,包括细胞的控制中心——指挥着细胞的一切活动,对整个生命起着运筹帷幄作用的细胞核,以及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细胞膜、细胞壁等,它们在生命组成和各种生命现象中各自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认识细胞、了解细胞、探索细胞、改造细胞,让我们远离疾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生命的奥秘自古以来都是人类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经过一代又一代地质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的不懈努力,许多问题已经有初步认识,但更多未知还有待于人们去进一步探求。
丛书立足科学事实,以详尽的文字资料作基石、丰富的图片作辅助,使读者尽情翱翔在包罗万象的科学世界里,引发青少年兴趣,强化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使其更好地以富含创造力的专业精神去探索万千奇妙的生命现象,进而接近科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