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不飞
首发 | 砍柴人家(经授权转载)
近日,#因是河南人求职遭拒#的话题上了热搜。
事情是这样的:一女子在网上应聘被拒,一看对方给出的“不合适原因”,气炸了!
就仨字——河南人!
别说女子感觉被侮辱了,连网友都炸了锅:
“地域黑子能不能别在这秀优越,无语!”
说起地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奇葩”问题:
广东人是不是啥稀奇玩意儿都敢吃?
东北人是不是天南海北都能唠?
蒙古人是不是每天出门都骑马?
福建人是不是说不好普通话?
……
而有这么一个省份,连“地域黑”都会乖乖闭嘴,那就是在全国相当“没存在感”的大河北!
如果说整个中国都是皇帝的后宫,论“得宠”,河北估计连“凤尾”都够不上;可论“没存在感”,河北抢不着头筹也能挺进前三!
扎心不,老铁?
河北人坚强表示:没事儿,扎着扎着就习惯了!
河北,一个来“凑数”的省份
“成名曲”画风太美
说到“地域风”的歌曲,随便拉出来一首,都充满了脉脉的文青情调。
想当初,赵雷一首《成都》,彻底唱红了玉林路尽头的小酒馆,拉动了成都酒业的kpi;
汪峰一曲《北京北京》,又是祈祷,又是迷惘,又是得到,又是失去的,唱出了无数追梦人的心声;
许嵩一首《庐州月》,意境更是美不胜收,月摇晃,人彷徨,乌蓬里传来一曲离殇。
可说到我大河北的成名曲,第一印象竟然是那首《杀死这个石家庄人》。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简直是画风突变!悲凉中带着一丝丝恐惧。
庄里人连连摆手:误会误会,我大石(rock)家(home)庄(town)的“rock and roll”不全是酱紫的……
“特色菜”东拼西凑
说到特色菜,四川有川菜,山东有鲁菜,广东有粤菜,湖南有湘菜……
个顶个都是“八大菜系”里的名家子弟。
而我大河北,活像东拼西凑来学堂混日子的:
石家庄有名的安徽牛肉板面,保定有名的重庆鸡公煲,廊坊有名的长沙臭豆腐……
秉承着“拿来主义”的教导,集天下“武功”于一身,也是real励志感人了。
“旅游景点”太憋屈
说到旅游胜地,更是惨上加惨。别的省份都有名胜古迹名声在外,而我大河北却要一遍遍地解释:
石家庄真的不是一个全姓“石”的村儿啊;
秦皇岛真不是山东的一个岛啊;
北戴河它也真的真的不是条河啊!
真是好委屈一个省,河北人不禁仰天长泣:拿怎么拯救你,我滴大河北!
名校少、分数线高
说到名校资源,那就更令河北人崩溃了。
河北境内没有985,只有一所211——河北工业大学,还位于天津……
关键是硬件咱没有,门槛却特别高!
河北每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线都贼高。
同样的分数,别省孩子能上清北交复,河北娃却只能在普通本科抱头痛哭。
可怜我河北学子,连低调当个“学渣”的资格都木有。真是蓝瘦,香菇!
京津“小弟”贼好惹
有人调侃:京jing,津jin,冀ji……到了河北就不剩啥了;冀(挤)ji,津(进)jin,京jing,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漂”。
天津比河北多个N(牛),它喝水河北拧盖;北京比天津还多个G(哥),它吃饭河北端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北京不要的给天津,天津不要的给河北,从而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北京城镇人口多,那往河北搬呀,京津工厂污染严重,那往河北迁啊!都自家后花园,客气啥?
记得京津冀一体化刚公布的时候,有一期《新闻周刊》,白岩松就替我大河北抱不平了:
“一体化不要光把污染企业送过去,大学也应该送过去吧!”
好人!仗义!河北人这厢有礼了!
吐槽了这么多,其实只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河北真的真的很没有存在感啊!
活在京津的光环下,隶属城市没一个安分的,没经济没美食没旅游资源,河北人恨不得吾日三省吾身:
咋就混得这么“惨”?
河北,混得惨都是有原因的
河北的存在感有多低?
就这么一问: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唐山的朋友们,去过你们的省会石家庄吗?
灵!魂!拷!问!有木有?
的确,河北“没存在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省会太年轻,管不住手下的小弟。
年轻省会震不住“小弟”
曾经有个秦皇岛的朋友,上大学不想出省,就选择了省会石家庄。然而,最快的高铁也要3个多小时,寻常火车一坐就8小时开外了。
有时还抢不上票,每逢假期,就要经历一次生无可恋,连家都回不起了。
搞得朋友很忧桑:
本以为石家庄好歹是个省会老大哥,来了才发现自己太傻太天真!
作为一个建城不足百年的城市,石家庄论资历比不过保定,论历史比不过邯郸,论经济比不过唐山,论网红比不过雄安。
摇身一变,上位当省会,周边小弟当然没一个服气的!
就因为谁也不服谁,在石家庄之前,河北省会足足换了十一次,保定、邢台,乃至京津都在这位置上“坐过班”。
真真是“铁打的河北,流水的省会”!
现如今,保定岁数比石家庄都大,手下一个小小的雄安县城,也顶着“国家新区”的大高帽,在建国70周年阅兵盛会上引人注目;
廊坊一心跟首都混,想被划进片儿区;唐山经济最强,有山、有海、有矿;张家口跟内蒙相亲相爱,毕竟当过人家的首府呢……
石家庄身在其位,好不尴尬,好不容易出个明星(邓伦),都“志不在石家庄”。
想来也是,若把“常山赵子龙”换成“石家庄赵子龙”,气势瞬间就弱了大半呀!
就这样,河北,一个被东拼西凑成了家的省份,老婆们谁也看不上谁。向心力低,存在感弱,也就没啥好奇怪的了。
河北方言?不存在的!
《回乡偶书》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是了,方言,也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情感纽带,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呢!
而河北省,压根儿没有这一软实力。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承德是普通话标准音的采集地,说起来有股京片子的味道;
唐山话自带音标注解,详情参考“说唱教母”赵丽蓉奶奶。
“油不楞子”=“游手好闲的人”;“冤大脑袋”=“吃亏的人”,“列儿黑介”=“昨晚上”,其魔性程度丝毫不亚于东北话!
邯郸就更夸张了,地方不大,走几步就有新方言面世。
上大学时,宿舍有俩邯郸姑娘,还是上下铺,说起方言来,却谁也听不懂谁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河北方言花样多、没统一标准,大家伙都爱自个儿单干,搞得河北好没存在感!
河北河北你最行,来了就能住天庭!
北京美誉“帝都“,上海美誉“魔都”,重庆美誉“雾都”,而河北随便抓出来个城市,都能称之为“霾都”。
当之无愧的雾霾大省,名号响当当,谁都抢不了!
在河北,你能分分钟体会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明明就站在你面前,可你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河北的雾霾有多可怕?
身为本地人,我原本是没啥感觉的,直到有一次去三亚旅行。
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从三亚坐飞机返程,晴空万里碧蓝如洗,我才知道,天还可以是蓝的?
可当飞机驶入华夏大地上空时,飞机变身“灰机”。
“噫,我瞎了吗?怎么什么都看不到?”
亲,你不是瞎了,是雾霾太严重了。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河北给首都贡献了绿水青山,却把化工垃圾收入囊中,留给自己消化。
这般无私的大河北,爱我,你怕了吗?
河北,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河北人的集体荣誉感,永!远!不!要!
虽然前面吐槽了这么半天,但也仅限于“自黑”,谁要说我大河北不好,河北人第一个撸袖子不干。
当前,河北的“存在感”或许不高,可并不代表它拿不出手啊!只能说,有太多,是你不知道的事儿了。
论地理
你以为河北只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内陆省?
天真!
我们可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高原、丘陵、草原、森林、山地、丘陵、平原、沙漠、盆地、湖泊、海滨所有地貌的省份。
骄傲脸!
万里长城把它最美的一段留在了这里……
论省会
论省会,石家庄岁数是年轻,但我们有革命圣地西柏坡啊,新中国就是从这里走来的!
何况,正定还有赵云庙,鹿泉有韩信祠,晋州有宰相魏征,井陉有貂蝉……这些名人,都能凑好几桌麻将了!
论美食
河北虽没有自己的专属菜系,但拿手菜却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以承德为代表的宫廷塞外菜;改刀肉、满族八大碗、烤全鹿……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以唐山为代表的冀东沿海菜;酱汁瓦块鱼、群龙戏珠、熘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以保定为代表的直隶官府菜:总督豆腐、锅包肘子、李鸿章烩菜、驴肉火烧……我们的口号是,不让一头驴活着走出河北!
再说说我国际庄的美食:牛肉罩饼、金凤扒鸡、正定八大碗、缸炉烧饼,饸饹面……
想想就馋得流口水呢!
论明星
当代超级多娱乐圈大咖都是河北制造:
男有姜文、葛优、冯巩、邓伦、王宝强;
女有高圆圆、郭晶晶、赵丽颖、周冬雨……
又是男神女神,又是影帝影后的,简直人才济济呀,真给咱河北老乡长脸!
论城市
论城市,河北随便一个县都有上千年历史:
邯郸是中国唯一一个3000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五大古都之一;
承德是皇帝最爱的避暑行宫,有“塞外京都”之美誉;
保定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历史上燕国立都之地;
张家口2022冬奥会即将打响,难道不配拥有姓名吗?
河北有容乃大,用自己顽强的“心脏”,为祖国贡献了首都和直辖市,我们骄傲了吗?
京津地带人口纷纷往河北辐射,又是买楼又是建别墅的,搞得河北四线工资,一线房价,压力大到头秃,我们、骄傲了吗?
韩愈曾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的确,河北人骨子里就带着低调踏实,正直可靠,是那种真正“心有雷霆,面若静湖”“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
自古以来平原的富饶,让河北人少有饥荒,少愁温饱,他们身上没有太大的攻击性,为人平和,内敛淳朴。
无怪乎很多人都愿意跟河北人做朋友,真实、痛快、讲义气,能让人放心。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河北在全国的辨识度清晰了很多。
尽管它相比之下,依旧没什么存在感,但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踏实做自己的事儿,就是河北人最了不起的生活哲学了。
至于存在感高啊低啊的,河北人还真是不怎么在乎的。
不说了,实在装不下去了!
让我下去哭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