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教学反思

本周的教学是《岩石的组成》和《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学生兴趣最高的便是《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本节课的重点我放在了学生的动手制作上面。学生在了解到有这样一节课后,就利用课余时间跟随父母去野外采集石头,但是他们对岩石的了解比较少,往往只是按照岩石的外观来判断。所以在课堂上辨别的时候发现绝大部分石头都是鹅卵石。

而在辨别学生带来的岩石时,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有的学生带来的石头上长满青苔清理不干净,加大了辨别的难度,但是由于青苔布满了石头,用手轻轻掰一下石头碎屑就被我们掰下来了。联想到后面需要学习岩石、沙和黏土之间的关系,这种石头就是三者之间关系最直接的证据,学生也能更加直观地学习到。

在制作标本时,学生都能自己先行将采集到的岩石擦拭干净,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较大块的岩石是不适合制成标本,所以课堂上出现有的学生带的岩石过大无法放入标本盒的情况,只能让他们带回家后重新处理。

许多学生带的石头都比较普通,轻易能够辨别,但有的学生带的石头比较冷门,图鉴上没有,矿物岩石识别软件也无法识别,所以如何能够快速在课堂上辨别出岩石和矿物的种类是这节课上我最头痛却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