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其公司网站信息,星云智联2021年4月16日天使轮,2021年7月23日Pre-A,2021年8月30日引入美团投资,2022年2月18日引入百度战略投资,2022年7月18日发布其首款NebulaX D1055AS产品。公司的创始人夏庐生和CEO于勇,从网上各种公开信息看两人都属于资本背景,尽管有介绍于勇在清华电子系出生,长期转战在RFMD、英飞凌等跨国企业,但基本上早已脱离技术一线,后期完全专注于投资,而DPU的生态更偏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芯片技术上也只主要集中在网络通信、RDMA、NVME存储等相对狭窄的领域,而且因为是25G以上高速网络领域,国内有相关实际设计调试经验的芯片人员本就凤毛麟角,而且DPU技术优势更多需要体现在软硬件融合设计能力,并非是硬件主导的产品形态,更多是整体软件架构引导硬件设计;单纯的泛芯片背景对DPU战略方向的把控并未实质帮助,而且更容易走火入魔,毕竟做软件的和做硬件的基本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从星云的发展历程看,也就是最近不到两年的事情,没看到其有关流片的任何PR宣传,也就是说其DPU芯片顶多在设计之中,其发布的首款产品大于90%概率只是基于FPGA的原型,至于其官网宣称的“完成多家客户测试,并实现灰度上线”。这个大家也就听听罢了,DPU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级别的产品,真正上线意味着需要客户配合完成DPU与其数据中心管理平面的融合和集成,这需要巨大的集成测试工作量,除非客户已经完全认可了你的设计方案,否则不可能做这么大的动作。不到两年时间,能完成多家客户的灰度上线,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当然,可能大家对灰度上线的定义不同,弄两张卡搭个独立的小集群也可以宣称灰度上线。
那么再来看看其发布的产品特性,按照其官网NebulaX D1055AS的产品规格描述看算是中规中矩,还是按照阿里的virtio卸载的路线走的,网络卸载部分支持virtio,支持TCP卸载,vDPA,4级QOS,50Mpps限速包转发,SDN方面支持VxLAN, NVGRE, GENEVE,全是中规中矩的宣称,这些特性大家网上扒一扒,基本哪一家都宣称支持了。但大家都选择性的忽略了重要的用户性能指标,比如网络标准4K小包1M或者4M大包的最大带宽,4K小包的最低时延等,国外DPU是有明确指标的,比如时延可以达到3~5us . DPU的本质任务是需要帮客户提速降TCO的,不能连性能指标都不谈只谈技术吧。而且大家选择性的忽略了VPC/SDN动态策略的支持与否,硬件实现包转发最大的难点是动态转发HASH表如何实现模糊匹配,毕竟VPC/SDN的转发策略不计其数动态更新,如何保证新增策略能够准确硬件卸载,是硬件交换卸载的核心,但从没看到有那家提过。再看看网络卸载部分,支持virtio-blk/NVME,NVMEOF(TCP/RDMA),也是人云亦云的内容,好一点是多了一个存储性能50万IOPS,但又没说清楚这个是50万是单客户端性能还是整张卡最大IOPS性能,可即使是单客户端的性能,50万IOPS也明显不够呀,现在随便一块NVME盘的性能早就超过这个性能指标了。之所以有这么个性能指标,大概率其存储并不是真正的硬通道卸载,而是用SPDK那套走的SOC的片上CPU转发,所以性能被片上的CPU拉了下来,毕竟是用CPU做的软转发而已。而且产品规格上也没说能并发支持几块SSD呀,不能只支持一块吧。这种产品规格完全是只展示技术广告,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但也不能怪人家,没谁规定官网上一定要上T货呀。
感觉这些DPU初创大家起步都差不多,估计都是依仗FPGA大厂为了卖FPGA做的那点玩具化参考设计,各家都囫囵吞枣的往外吹。产品特性的化大家也是千篇一律基本都是各种选抄,如果能有70%的实现都属于毕竟靠谱的了。大家多努力吧!少去参加各种无用的站台会,多花心思在研发上吧!这种产品目标客户都是大客户,再多的PR也不可能忽悠到他们,顶多忽悠忽悠圈外的资本而已,正经的投资放被忽悠的概率也很小!更多被忽悠的是刚毕业的学生们!这点就有点不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