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日子“爷孙恋”是闹地沸沸扬扬,八十多岁的男子跟20岁的年轻女孩恋爱,各种约会照流出,照片中的男子已是鹤容白发,女孩正是青春年华,怎么看也联想不到般配二字?
其实,红颜白发的跨辈爱情早已是屡见不鲜:年轻男子向奶奶辈的女友求婚,觉得自己能在其中找到家的感觉;一妙龄女郎和爷爷辈的老将军结婚,是爱情还是金钱我们不得而知;杨振宁先生也和小52岁的翁帆结了婚,两人经常出席活动……
红颜白发究竟是利益使然,还是纯粹内心的产生的爱,今天我们从后者分析。
《爱的艺术》作者在弗罗姆在谈及写作缘由的时候,讲到了他父亲的令他难以忘怀的一件事:一位年轻而富有魅力的年轻女郎常到他家做客,经常陪伴着他孤身一人的老父亲。他的父亲已是一个垂垂老矣、索然无味的老人,而那位女郎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父亲逝世后,女艺术家竟然自杀了,留下遗嘱要她同弗罗姆的父亲合葬在一起。
这件事令他开始思考:这世间什么是爱?为什么会有不符常理的爱?
如果以红颜白发的跨辈爱情为例,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寻找未成年时期缺失的爱,所以她努力找一份可以平衡的感情来弥补缺失。
有位心理学家讲述他遇到很多“恋父情节”的例子:一位读初中的女孩的家庭原本幸福美满,但因为父亲的离世给了她沉痛的打击。她成绩开始下滑,她觉得自己的数学老师有很多跟父亲相似的点并开始喜欢上他,她矛盾、纠结、不知所措乃至找到心理老师咨询。
会喜欢上像父亲的男子一是因为对父亲的思念压抑太深,二是因为她将父亲的品格赋予到所喜欢的人身上,不管父亲在世与否,都会有“恋父情节”的存在。
“恋父情结”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现,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有的一种现象,即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埃勒克特拉情结”。因为父亲是女孩第一个接触的男性,他们的品行特性会影响着她,要适当引导才不会加深这种“父亲中心人格。”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会影响他的一生。
所以在成年后很多对父亲或母亲怀有的感情便转移到另一方身上,他们顽固地汲取父亲或母亲赋予的情感,乃至于在成年后都跨不过这个槛。
张爱玲就是一个典例:因为父爱的缺失,所以他喜欢上的皆是年长很多的男子。胡兰成大张爱玲14岁,后来交往的桑弧是个孤儿,与赖雅结婚的时候他65岁,她年仅38岁。她甚至在《心经》这部作品里直接让小寒和父亲相爱。
所以说她看透了尘世间的爱怨情愁,笔下也尽是沧桑薄凉。
因为一种感情的缺失,他们需要不断地去寻找新的目标来弥补,可谓是寻找一个替身,但其实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结局,像是打碎了的瓷杯,再怎么弥补也还是有裂缝的。
或许这可以被称为“代偿心理”,即寻找一个替身来弥补缺失。
甚至有的男子表面风度翩翩,对你百依百顺,看起来非常爱你,然而这只是肤浅的爱,他的爱依旧停留在依恋母亲的阶段上,他的诉求是被人爱,而不是去爱别人。
这种病态的爱是基于父亲或者母亲上的,幼稚到可以抛却一切,只为寻找一种母爱式的包容。
我们不知爱上弗罗姆父亲的女艺术家是否在童年缺少爱,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爱是自由的,是不与世俗苟同的,是勇于抗争的爱。
所以大抵上红颜白发的爱情都是出于被爱的心理,当他真的能这段感情中感受到用爱创造的力量,而不是因为被爱而产生的依赖,那这段感情可谓是真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