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
1102年,宋徽宗继位的第三个年头,元祐党争愈演愈烈。朝廷一纸诏令,深陷其中的李格非被贬出京。同年秋,高太后去世,宋徽宗亲政,大力推行变法。王安石的改革派均被委以重任,以苏轼为首的旧党纷纷遭遇贬谪。赵挺之一路升迁,直至宰辅高位,李格非再临危机。为了挽救父亲,李清照向公公求助,后者无动于衷,不以理睬。李格非被罢官,勒令携家人回归原籍。1104年夏,朝廷下令,元祐党人子弟无论官身布衣,一律不得在京城居住。身为李格非之女,李清照与赵明诚依依惜别,回到山东老家。
成婚仅仅三年的李清照,不得不开始承受与丈夫两地相思的痛苦煎熬。
追忆京都繁华如梦,夫妻琴瑟和谐,李清照的思念和哀怨诉诸笔端。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凋零,竹席凉寒如玉,夏末秋初,独自一人泛舟湖上。凝望天空,看北雁南飞,可有他的书信传来?痴痴等待,直到月光洒满亭台楼阁。
落花是无奈的,随波逐流;流水是无奈的,不停向前。人分两地,彼此都在承受相思之愁苦。难以解脱又无处排遣,双眉紧蹙稍解,却又在心间萦绕不绝。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白昼漫长,时日难熬,偏偏薄雾弥漫,浓云密布,平添烦忧。点燃冰片,不闻暗香,但见香烟缭绕。靠玉枕,卧纱帐,夜半凉气袭身,倍感孤独。一思量,却是重阳佳节已至。
忆起陶渊明曾隐逸田园,便独自一人在家中菊园边上饮酒。花香四溢,不知不觉沉醉于其中。自古秋来伤人,难以言表。秋风卷起珠帘,看看帘内的人吧,比那娇小的弱菊还要消瘦。
李清照是感性的,浪漫的,她的相思化成文字,寄给了远在京城的赵明诚。她还想要告诉自己的丈夫,世情冷暖,她已厌倦。如果夫妻团圆,她希望将来的生活自由、平静,安居老宅,不问世事。
……
1106年,赵挺之的政敌蔡京罢相,元祐党人也得到平反。李清照得以重返汴京,与赵明诚团聚。
赌书消得泼茶香
好景总是不长。1107年,蔡京官复原职,再次得到宋徽宗宠信,赵氏一族厄运来临。赵挺之被罢官,数日后病重去世。赵氏族人连坐被诬入狱,几个月后无罪释放,却被严令离京,不得入朝为官。李清照和赵明诚随同家人返回青州老家。
父亲被贬谪,远离朝廷中枢;
自己受连累,无奈劳燕分飞;
家人遭诬陷,悉数遣返原籍。
……
朝廷政局风云变幻,李清照屡遭磨难。
祸兮福所倚。回到青州的李清照终于得以远离繁杂世事,夫妻二人也有了难得的可以厮守的一段时光。这一年,李清照二十六岁,她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归来堂”,并自号“易安居士”。“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不再有官宦人家的锦衣玉食的生活,李清照却在清苦、平淡、安宁的乡间自得其乐。
夫妻二人开始心无旁骛,醉心于书山学海。李清照依旧与琴棋书画为伴,并协助赵明诚收集金石碑刻、书画古物。闲暇时,两人也有游戏自娱。史书数册,典故为题,谁能快速指出某典故出自哪本书,哪一页,哪一行,便为胜者,可以优先品茶。李清照博闻强记,多次获胜,赵明诚颓然认输。李清照欣喜之下,不慎打翻茶杯,引来赵明诚开怀大笑。
李清照极为珍惜和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愉悦时光。几年内,她鲜有佳作问世,却成为赵明诚生活和学问上的贤内助。
1114年秋,赵明诚精心为妻子画像,名为“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其间题曰:“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
寂寞空庭春欲晚
李清照一生中最幸福美好的时光,便是与赵明诚隐居青州这十余年的乡间岁月。她希望这种生活能陪伴她直到老去,可偏偏事与愿违。
1121年夏,朝廷下召,宣赵明诚担任莱州知州。赵明诚是新官上任,需要先到莱州熟悉政务,待安定下来,再接妻子前往。人生总有太多不得已,李清照无奈,只得与丈夫再次分别。这一年,李清照三十八岁。
青春不在,年华易逝。纵有千般才华、万种风情,也敌不过岁月无情。李清照独居青州,孤寂苦闷中,写下了这篇《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熏香冷透不想理会,棉被翻卷无心打理,长发也懒得梳理。不在意日上三竿,更别说梳妆镜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最怕离别之苦,多少心事欲说还休。近来人也消瘦,不是饮酒伤身,也不是睹物而悲秋。
算了吧,还是要别离。一遍遍吟唱《阳关曲》,终究不能挽留。人已远去,不再回头。烟雾迷茫,独居高楼。终日凝望楼前流水,如同相思泪永不休。从此后,再添一段新的离愁。
夏去秋来,李清照难忍相思之苦,独自一人远赴莱州,踏上寻夫之路。“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东莱不似蓬莱远。”路途遥远,孤苦无依,李清照依然自我宽慰,因心有期盼,故不畏艰险。
莱州赵明诚府邸,丝竹声中,欢声笑语,歌姬翩翩。跋山涉水而来的李清照看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而他却正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赵明诚混迹官场短短数月,便难耐寂寞,不仅添了妾侍,蓄养歌姬,还与同僚一起青楼寻欢,在莺歌燕舞中纸醉金迷。他将妻子草草安置了一下,留了几个下人照顾,便匆匆离去不再过问。
几个月前,独守青州,李清照渴望与赵明诚团聚。行千里,经万难,奔至莱州,却没有料到,她依然要独守空房。婚后二十年,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她对丈夫的纳妾勉强可以接受。养歌姬、逛青楼是官僚的积年陋习,她心有怨念却也不想多言。风流自是文士的通病,而丈夫的无情却让李清照心凉如水,哀伤不已。往日的如胶似漆、相濡以沫难道只是旧梦一场吗?是的,她逐渐年老色衰,而他,也不再是昔时那个忠贞于爱的赵明诚了。
感怀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空空的房屋,破旧的窗台和书案,既无诗文,也无史书。就像当年袁术走投无路之时,感慨万千。丈夫奔走于酒宴,醉心于钱财,整日便是此等无聊琐事。
想写出好的诗词佳作,必须要闭门谢客,焚香静思。在平静安宁之中,我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便是乌有先生和子虚先生。
孤独和寂寞难以排遣,幽怨与愁苦更无人诉说,李清照写下这首《感怀》,既自我解嘲,也聊以自慰。赵明诚终究是她的丈夫,是她今生的最爱,更是她余生唯一的依靠。但愿自己的宽容,能唤醒丈夫愈行愈远的那颗冰冷的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